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架起商務信用的高壓線

  • 發佈時間:2014-08-03 21:30:4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張卓敏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今,人們常常會聽到“安全就是高壓線”。但頻頻爆發的瘦肉精、毒大米、地溝油、塑化劑等安全問題,不斷挑戰著商務誠信的高壓線。

  湖南省一直很重視商務信用的建設,基礎打得很堅實,商務信用服務和激勵懲戒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歷經近10年“誠信”體系的打造,湖南市面上,公開售賣假冒偽劣産品的現象較少,商務合同履約率較高,商貿企業的擔保貸款合同違約率很低。即便如此,湖南失信違規現象仍然存在。如,存在一些食品店或小型超市出售假酒行為,部分專業市場中的經營戶有出售假冒偽劣商品等不誠信現象,農貿市場有短斤少兩或出售不合格豬肉的情況。

  應當説,湖南省在治理暗箱操作、弄虛作假、以次充好、言行不一等商務誠信缺失行為是下了決心,花了力氣。為何一邊在“三令五申”,一邊卻“暗度陳倉”,仍不能避免出現誠信缺失現象,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究其原因,與我國地域廣大分散,監管困難,人口文化水準、商品知識、維權意識較低都密切相關。

  經調查,在高值耐用商品方面,誠信度較高,而在低值易耗品方面,誠信度較低。大型商貿企業誠信度較高,而中小型特別是小型商貿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誠信度較低。城市的商務誠信較高,農村尤其是偏遠農村商務誠信度較低。

  中國自古就是商業貿易大國,可以追溯到唐朝。歷史上創造很多的商業奇跡,古老的茶馬古道貿易,晉商創立了最早的票號(今銀行),閩商建立了對外的商業貿易,不勝枚舉。這些都是中國的商業文明。而在這些商業的形態中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誠信”。

  現今的商品社會,給人們帶來了利益,使人們變得富足了。但是,我們很多的企業也丟失了最基本也是最寶貴的經營之本——誠信。

  誠信無價金不換。

  湖南“焚假英雄”李國武花鉅資收假購假焚假反假,20年用良心守望食品安全。湖南有著很多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崗位、不同經歷的“李國武”,積極傳播、忠誠實踐和有力推動著湖南誠信體系的建設。

  誠信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是企業永續經營非常寶貴的無形資源。一個不講誠信的企業,怎麼可能讓消費者放心再次購買它的産品?

  孟子曾言: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如果失去誠信,不僅不合天意,更將失去人心。

  誠信文化的宣傳教育應更整體性、系統性、全面性。讓更多的企業和個人了解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知識,熟悉獲取信用資訊和使用信用資訊。只有這樣,商務信用的高壓線才能無處不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