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科學性的科普還不如沒有
- 發佈時間:2014-08-03 01:30:45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末特別策劃
從事了幾十年火山研究的中科院院士劉嘉麒在長白山火山景區參觀時,被實實在在地嚇了一跳:“明明是岩石的柱狀節理,可圖片説明上卻説是喀斯特地貌。這是常識性錯誤呀!”劉嘉麒憂心:這樣的科普還不如沒有。
8月2日,在哈爾濱舉辦的第21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劉嘉麒帶著他的擔憂作了一場主旨報告《科學性是科普的靈魂》。
“如果以科學性、應用性、趣味性、藝術性、通俗性、時代感等品格來衡量科普作品的優劣,最重要的是科學性。如果科學上出了問題,即使表現形式好也不行,那會成為‘長著鮮花的毒草’,更具欺騙性。”劉嘉麒説。
他列舉了科普作品缺乏科學性的五種形式。其一是缺乏科學內涵。“有些作品下筆三千,離題萬里,文字一大推,文筆有的也不錯,可就是看不出寫的什麼東西,想説個什麼科學道理。一些傳記體的作品在記述某科學家生平事跡方面寫得還比較豐滿,而主人公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成就等方面卻表述得很單薄,讀起來似文學作品而不是科普作品。尤其有些影視片,畫面很美,藝術性挺高,但總起來像個風景片,缺乏科學內涵。”
第二種是缺乏科學依據。有的作品雖然也講述了一些科學知識,但講的似是而非,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有些東西是道聽途説的,為了吸引眼球,嘩眾取寵,誇大其詞。第三種是知識陳舊。科技飛速發展,許多科學的原理、方法、數據不斷地改變、改進和提高,新的科學知識層出不窮。“可是我們有的作者自己知識老化,又不向他人請教,結果作品所反映的東西卻是陳舊的、過了時的東西。”劉嘉麒説。第四種是“錯誤百齣型”。“作品整個就是錯誤的:概念錯誤、理論錯誤、數據錯誤……甚至偽造。”還有最可怕的就是偽科學。宣揚迷信的偽科學,用神話或庸俗的故事説明一些自然現象,給人們錯誤的認識。
據劉嘉麒的觀察,這些問題,不光出現在一些科普圖書中,也出現在一些科技館、博物館、展覽館的展品中,媒體的宣傳報道和廣告中,旅遊景點的解説詞中……
如何杜絕這些“毒草”的滋生,劉嘉麒建議從科普創作的源頭抓起,提高創作隊伍素質和科學素養,用科學的態度對待科普。“要保證作品的科學性,最好的創作者應該是科學家本身,特別是那些既具有科學素養,又具有文學、藝術修養的科學家。實際上,國內外許多優秀的科普作品大都是出自著名科學家之手,或是一些有濃厚學術背景的媒體或出版界人士。”
此外,他提出,為了提高科普作品的科學性,要提高創作者的智慧財産權意識和文責自負意識,對於一些重要的科學成果,科學數據,科學資料……必須註明出處。不能隨意抄襲他人的東西,更不能剽竊他人的成果。
劉嘉麒説,科學普及與科學研究密切相關。科普的營養和精髓主要來自科研的成果。科研的水準決定著科普的水準;反過來,在科普中又會發現新問題,對科研提出新要求,促進科研的發展。
中國科普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羅暉聽了劉嘉麒講的一些景點解説詞缺乏科學性的問題很有感觸。曾在中國駐美大使館工作期間負責聯繫美國公園管理局的她説:“中美兩國一些公園會結成姐妹園,互為姐妹園的公園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對方改解説詞,我們的公園幫美方改中文解説詞,美方公園幫我們改英文解説詞。國外非常重視景點解説詞的準確性。我們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不要再出現這種缺乏科學性的科普。”(科技日報哈爾濱8月2日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