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天

聚美優品承認第三方商戶售假 8大保真措施失效

  • 發佈時間:2014-08-02 07: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聚美優品身陷“售假門” “8大保真”緣何失效?

  生於1983年的聚美優品CEO陳歐以特立獨行的方式為自己的企業代言,今年,創業僅4年的聚美優品在美成功上市,更讓這位年輕的創始人賺足了眼球。

  然而,自從陳歐創立聚美優品以來,與光環如影隨形的卻是“售賣假貨”的質疑。

  日前,有媒體報道了聚美優品第三方手錶商戶“祥鵬恒業”涉嫌售假,並詳細曝光其整個運作産業鏈。再次把聚美優品推到聚光燈下,然而這一次的影響更大,不少人把此次事件與前不久的食品餐飲領域的上海福喜事件並稱。

  承認第三方商戶售假

  7月28日,騰訊科技刊出了《暗訪電商假貨鏈條:聚美等平臺涉嫌知假售假》的深度調查報道。報道稱,在聚美優品6月15日那一輪的名品特賣中,鞋包特賣第一欄與第二欄的位置,是給了兩個號稱“全網最低”與“官方授權正品”的特賣品牌——Armani與Burberry[微網志]。隱藏在這兩個品牌背後的正是祥鵬恒業的“馬甲”。點進兩個品牌,大量奢侈品的手錶、鞋、包出現在頁面上,而顯示更多的則是“已搶完”的字樣。其中,原價5000元現在2~3折出售名錶佔了這兩個品牌商品的半數以上。

  報道一齣,引起社會一片譁然,知名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認為,此篇報道引發整個電商行業震動,“全行業為之緊張”。針對此事,聚美優品發佈聲明回應稱已啟動緊急調查,已關閉“祥鵬恒業”的店舖,並將所有商品從第三方平臺緊急下架停止發售。

  “在我司針對第三方平臺商戶的資質審查過程中,該公司曾出示完整的營業執照、相關商品授權書、相關貨物進口報關單,以及與多家電商合作的資料。我們正在對這家公司的資質、貨源進行徹底重新調查。”聚美優品在聲明中稱,“我們絕不姑息第三方平臺上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商戶。我司不排除根據最終調查情況,對‘祥鵬恒業’採取相關法律措施。也絕不推脫自己的責任。對於第三方平台資質審查上的失誤、合作商戶業務流程上的漏洞,我們都會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深刻反省、追究責任、進行嚴肅整改和處理。”

  聲明出來並沒有獲得多數人的認可,有人分析稱,該回應把自己與第三方撇清關係,這像極了福喜出事後,麥當勞[微網志]回應的套路,潛臺詞似乎是“我不是同謀,我也是受害者”。

  在聚美優品的電商模式上,採取的是“自營+第三方”的聯運模式。根據其招股書披露,2013年總GMV(成交總額)達8.17億美元,其中自營業務GMV為4.13億美元,那麼可以簡單計算出第三方業務GMV為4.04億美元。也就是説第三方平臺流水已經佔到聚美優品的近一半份額。

  自“祥鵬恒業”第三方商戶售假之後,對於聚美優品平臺上的其他第三方商戶是否有一個內查機制?佔據公司GMV近一半的第三方會對公司業績造成什麼影響?針對這些問題,截止到發稿,聚美給出的最後答覆是將會關閉開放平臺業務。

  漩渦中的聚美優品

  故事遠未結束,此事件一齣,很多消費者紛紛表示,“希望借此機會,能夠抱團維權,自己此前都在聚美優品上購買過假貨的化粧品。”

  對於聚美優品上的售假投訴其實很多,百度[微網志]關鍵詞“聚美優品 售假”有約764萬條資訊。消費者投訴往往得不到很好地解決,《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身邊在北京、深圳、長沙等地的朋友均有表示在聚美優品上購買到了假貨的化粧品。這也打破了一些行業人士所説的“真假貨摻著賣,二三四線城市的購買者發假貨,一線城市發真貨。”畢竟北京和深圳的消費者也同樣遭遇了假貨。

  針對聚美優品“售假”質疑,去年3月份曾有一波小高潮,當時公司回應稱,這是行業競爭對手的惡意公關行為。針對不斷的假貨質疑,聚美優品為了撇清關係,聯合一些企業搞過“真品”驗證。

  今年3月15日聚美優品全面開放,倉儲物流管理體系、客服體系、品牌授權體系以及保險理賠體系等8大保真措施通過講解、參觀的方式向公眾公開。聚美優品副總裁劉惠璞此期間對媒體透露:“我們以前的策略是‘正品説話,無需解釋’。”

  此次,“祥鵬恒業”涉嫌售假,是否暴露出聚美優品8大保真體系的失效?而此前,聚美優品發起的所謂“真品”驗證也再次被拿出來質疑,被指不過是左手驗右手,電商網站和真品驗證網站皆由聚美優品運營。針對這些問題,聚美優品並未回應本報。

  但是這次讓消費者看到了希望,開始借助這股打假之風維權。“過去一個消費者要維權很難,打過幾次客服電話也就沒有下文了,只能認了,用腳投票不再從它家買東西了,現在希望能有更多的消費者站出來維權。”深圳的劉先生表示。

  “聚美對假貨的監控不力、熟視無睹、縱容包庇等不作為的行為充分表明瞭聚美為業績不顧一切的經營導向。事後發出不痛不癢的申明,內容推卸、手段陳舊、誠意不夠。對於買賣假貨、A貨、1:1等産品只是願打願挨的橋段。”長沙某化粧品代理商孫小姐對於聚美優品的聲明表示失望。

  平臺模式有隱憂

  贏道顧問總策劃鄧超明也認為,聚美售假進一步揭開了電商平臺的隱憂。可能很多零售商與電商都正遇到該困境,平臺方的責任很重大,僅退貨關店可能不夠,需要將消費者賠償提上日程。

  “比如,現在的淘寶平臺就有相應的問題,平臺上的C店售假,鑒別非常麻煩,消費者賠付也是個問題。主要是這樣的平臺店太多、涉及面太廣,很難管理,不過,這種問題的存在也給一些垂直電商以機會。”鄧超明表示。

  “無論是供應商在電商平臺上賣東西,還是電商平臺直接從供應商處採購,供應商提供給電商平臺的産品出問題,電商平臺都脫不了干系。這就像現在賣場裏,你買到了假貨,賣場要擔責的。”鄧超明説,這就對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少得向線下賣場的職能看齊,成本自然也會增加。

  正因為此,平臺本身需要對內部的管控水準進行提升,消費者賠付要形成條款。誰先做,誰就能提升口碑。

  湖南聞勝律師事務所劉凱律師向記者表示,消費者在電子商務網站買到假貨,應當保留好證據,第一時間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根據今年3月15日正式實施《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服務者,也就是電商網站上的第三方售假商家,要求賠償。並可要求網路交易平臺提供侵權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繫方式。網路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的,消費者可向網路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

  針對過去的消費者現在出來主張權利,劉凱律師表示,一般情況下,消費者有兩年的追訴期,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兩年內可以通過法院主張權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