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立醫院的財政補償及監管機制
- 發佈時間:2014-08-01 20:31:14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英國將醫療事業視為純公共品,因而其供給方以政府主導,注重追求公平。英國的公立醫療事業形勢與我國的情況相類似,其改革對我國公立醫院財政補償及監管機制研究有著極強的參考意義。
英國公立醫院財政補償及監管機制改革概況
英國原本施行的是帶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全民免費醫療。曾在上世紀80年代遭遇了發展瓶頸,政策性營運使得財政補償浪費嚴重,低效率的公立醫療讓英國政府所追求的“公平”受到了挑戰。因而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英國政府開始對公立醫院的監管方式和財政補償制度進行改革。
在監管制度方面,英國舊有的公立醫院組建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醫院托拉斯,具有獨立的財權、人事權與管理權,由其負責公立醫院的經營。托拉斯一般會成立董事會具體負責管理,主席由衛生部直接任命,同時在董事會中還應有來自社區的地方衛生部門任命的成員,以保證政府和社區的監管到位。董事會採用短期招募的方式,招聘職業經理進行日常經營工作,其他用人事宜皆由托拉斯自主決定,不再受國家有關規定限制。
在放權的同時,英國政府部門也積極轉變監管模式,保證市場化經營的醫院不因過度的競爭而使醫療服務喪失公共品原有的公平性。
改革後,英國財政部在托拉斯日常運作中的投資、貸款、節余資金使用等方面對其加以管制,擺脫了以往的從屬關係,財政部門更能夠以獨立仲裁者的身份對其財務行為進行改進。同時托拉斯每年都要面向社會召開事關自身財務情況的新聞發佈會,接受社會及輿論的監督。
在財政補償機制方面,公立醫院托拉斯設立之初,財政部便以國有資産的所有者身份作為其股東參與到對其財務的管理中。公立醫院欠財政部的債務,每年由托拉斯繳入當地衛生局,而當地衛生局又可憑此項資金為居民購買醫療服務,當地衛生局通過核準托拉斯的醫療資質,選擇價格適度、服務優質的托拉斯來為當地居民購買醫療服務,從而也促進了各個托拉斯之間的競爭提高了效率。
英國改革的相關啟示
由英國的例子可以發現市場化的經營會使得醫療服務的效率提高。同時還可以看出無論醫療服務機構是公立還是私營,只要消費者可以做出自由的選擇,市場準入規範而且開放,醫療服務的品質就可以提高,可以説醫療事業具備一般市場經濟商品的特性。但同時,醫療需求市場的需求彈性較低,對供給方可以開放競爭,而對於需求方應力求公平,以維護社會各個群體的基本醫療需求。也就是説在醫療服務的供給上應講究效率,而在患者醫療保障費用的供給上要講究公平。醫療事業的所有制結構並非是造成其低效、不公平等問題的關鍵,缺乏競爭與監督才是醫療事業與政府醫保經費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因此,對我國公立醫院財政補償及監管機制,應當根據醫療服務的實際特色,細化監督方式,強調社會團體的力量,將監管寓于資金流轉過程之中。細化監督流程會帶來技術層面的問題,例如對醫療方式、醫療水準等專業性情況的界定,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政府應進一步著力於規則的制定、裁判與處罰等硬性監督工作,而將具體評價、估值、界定等軟性監督工作交給一些社會團體,政府對此團體進行行政層面的監管,以確保其公益屬性。有的放矢發揮社會團體的專業化作用,可以避免政府不了解情況過度指導所造成的“政府失靈”現象,也可以使政府集中精力履行好相關行政職能。(湖北專員辦供稿)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