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麗中國:心在梭梭林

  • 發佈時間:2014-08-01 08:31:42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五月,陰山之北烏拉特草原上蓬蓬的梭梭林換上了熱情的蒼翠。我們走在這蔥茸的梭梭林裏,一位壯實高大、面孔黝黑的漢子在前面帶路,他話語不多,每每回頭,總憨然一笑,然後如數家珍地指點著這片廣大沙漠綠洲中奇異而珍稀的動植物資源。他就是內蒙古烏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烏後旗管理站站長賈昆峰。

  “我的專業是林業,我的心在基層。”這是一位與沙漠草原連緊緊相連的梭梭林守護者的心語。

  漫步在梭梭林,是一種奇特的旅行:在這裡不時會遇到奔跑的狐狸、鵝喉羚,仰望晴空萬里的天際,還能見到禿鷲、草原雕等猛禽在空中盤旋的剪影;雖然已至立夏,但早晚氣溫仍在零度以下。到了晚上,周圍幾十公里荒無人煙,只有孤零零一座小院,讓人的心情變得沉靜。

  談話就是從這片寧靜孤獨的梭梭林開始的。

  “我愛梭梭林。”賈昆峰説。

  梭梭林多生長于沙漠地帶,當地人呼為“梭梭”,是一種枝幹拳曲臃腫,無法成材的樹種,但它也有其特質:易燃,耐久不灰,被認為是上好的木炭;耐寒耐旱,是抵禦黃沙、庇護沙漠動物的保護神。

  在外人看來,這位圈內名聲響噹噹的專家,平時幾乎跟梭梭林一樣沉默,但一談到梭梭林,賈昆峰的話匣子就會滔滔不絕地打開。

  1986年,賈昆峰從內蒙古林學院畢業來到了烏拉特。上世紀80年代,在邊境旗縣,大學生非常稀罕,都是各個單位搶手的“金疙瘩”,只要和分管人事的領導説一聲,準能調個清閒的單位,但耿直務實的賈昆峰認準了林業這一行,他從烏拉特後旗林業工作站做起,再到森防站技術員、林場場長,一步一個腳印。“我的專業是林業,我的心在基層,離開基層我什麼也幹不成。” 賈昆峰憨厚一笑。

  確實,若不是這份對自然真摯的愛,常人是很難在這樣的條件下堅守。

  烏拉特草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蒙古野驢和珍稀植物梭梭的集中分佈區,位於中蒙邊境線上的烏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處於中國典型荒漠類型區的最東端,是梭梭林分佈的最東界,位置十分重要。

  自然保護區建站之初,條件非常艱苦,交通工具只有一輛哐哐噹噹、四面漏風的北京吉普,加之當時當地生活的牧民朋友對建設保護區認識度不高,説服牧民搬遷、減少牲畜飼養量的工作難度非常大。

  書生出身的賈昆峰和他的同事們,面臨各種挑戰。為了全面掌握保護區的生態特性,賈昆峰組織開展了第一次科學考察。頂著戈壁灘上的烈日沙塵,他帶領調查隊用3個月時間把670多平方公里保護區梳理了個遍,採集標本、拍攝影像資料、研究定名,對動植物進行全面細緻的普查,並對保護區範圍內的水文、地質、地貌、氣候等資料進行了全面的考察記錄,編寫出近30萬字的《烏拉特梭梭林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集》。

  “現在每年我要在這裡住上100多天,只有看到這裡的野生動物和梭梭林,我心裏才能踏實,這是我的愛好也是我的職責。”賈昆峰説。

  這種守護,既源於對自然的熱愛,也源於對這片熱土上生活著的人們由衷的熱愛。在梭梭根部,寄生著一種珍貴的藥用植物——肉蓯蓉,每到4月份,就會有人偷採濫挖,不僅嚴重破壞草原植被,而且嚴重威脅邊境治安。為消除隱患,賈昆峰帶領保護區管理站的幹部職工堅守路口封堵。但堵不如疏,肉蓯蓉經濟價值高,市場稀缺,自然有人鋌而走險。“如果開展人工接種肉蓯蓉研究,建立科學有序的肉蓯蓉採挖方法,既能滿足市場對肉蓯蓉的需求,也能幫助當地牧民脫貧致富,偷盜行為自然會被極大遏制。”賈昆峰一有這個想法,便立即組織專家在烏拉特草原開展人工接種肉蓯蓉的實驗研究,從採種、種子處理、接種到採摘,一步一步對當地牧民進行指導。通過多年努力,濫採濫挖肉蓯蓉等破壞保護區林草植被的情況大大減少了。

  近幾年,賈昆峰對烏拉特荒漠植被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和他的同事頂烈日、冒風沙、穿沙漠、走戈壁,走遍烏拉特後旗2.5萬平方公里各個角落,共採集標本3000余份,拍攝照片2萬多張,他編寫的《烏拉特後旗植物圖鑒》一書已完稿,為更好地保護和科學地利用荒漠植被提供了寶貴的科學資料。

  在寂寞中堅守,就如同這無言的梭梭林。“守護好這片荒漠植被和這裡的野生動物,是我一生的追求。”這是賈昆峰鏗鏘有力的誓言。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林業局陳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