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水經新“膜”法處理可直接飲用

  • 發佈時間:2014-08-01 07:31:1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濰坊7月31日電 (記者魏東 通訊員王志順 劉金艷)3.5%鹽度的海水經過離子交換膜“電滲析”處理,可達到直飲水標準。31日,記者在山東省海洋化工科學研究院荷電膜材料實驗室見證了這一神奇時刻。由該院研發的離子交換膜不僅填補國內空白,獲得5項國家發明專利,而且打破了國外相關技術壟斷,將有力推動我國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

  海水淡化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戰略手段,其方法主要有“熱”法和“膜”法兩種,目前採用最多的“膜”法,其核心技術産品“RO膜”均由美國、日本等國家生産。該院研發的均相離子交換膜,可通過電滲析膜法進行海水淡化,較反滲透法具有明顯優勢。反滲透法生産一方淡水需要4度電,均相膜電滲析法僅需2.5度電,大大降低了國內用膜成本。反滲透法需90個大氣壓的操作壓力,電滲析法僅需要2個大氣壓的壓力;反滲透法的設備及管路需要承受高壓、海水、腐蝕,對材質的要求高,出現故障後設備維修困難,成本較高;電滲析法使用普通的高分子材料即可達到使用要求,而且維修簡單易行。

  該院研發的均相系列荷電膜項目涉及海洋新材料、海水淡化、濃水回用、清潔生産及環保治理,已被列入國家《新材料産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新材料産業“十二五”重點産品目錄》,並獲得國家863、國家重點新産品、國家火炬計劃等項目支援,是科技部確定的6個重點專項之一。

  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濱海區的該院離子交換膜生産基地內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和調試,年底將投産,屆時可實現年産離子交換膜10萬平方米,年産擴散滲析膜10萬平方米以及年産雙極膜2萬平方米,年直接經濟效益8000萬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