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股份複製"內蒙古模式" 20多億元建10GW項目
- 發佈時間:2014-08-01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31日,中環股份發佈公告稱,其近日與四川發展、樂山電力、天津津聯和SunPower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將在四川省開發、擁有和/或出售主要使用高效率(效率不低於24%)低倍聚光光伏技術産品建造的發電廠,目前擬開發建設容量為3GW的高效光伏中心項目,長期開發建設目標超10GW。
與人們此前猜測一致,中環股份曾採取的“內蒙古方式”在四川成功複製。而所謂“內蒙古方式”,即此前中環股份曾與地方政府、SunPower等方面採取合作的方式在內蒙古開發項目。
根據公告,此番中環股份、四川發展、天津津聯擬分別出資7.2億元、7億元、5.6億元,合計佔新公司註冊資本的73.8%;樂山電力擬出資5.8億元,佔註冊資本的21.6%;SunPower出資1.25億元佔註冊資本的4.6%。這其中包括了26.85億元註冊資本,還包括了四川發展和天津津聯兩個省級投資平臺。
複製“內蒙古模式”
早在2012年12月份,中環股份《關於公司擬投資設立華夏聚光(內蒙古)光伏電力有限公司的議案》獲得了董事會審議通過。根據議案,中環股份將出資1.6億元佔華夏聚光40%股份;SunPower出資1億元,佔華夏聚光25%股份;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8000萬元,佔華夏聚光20%股份;呼和浩特市金橋城建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出資6000萬元,佔華夏聚光15%的股份。
據了解,與上述“內蒙古模式”類似,在此番中環股份于四川的項目中,四川發展是四川政府的投資平臺,代表四川政府對項目的支援,在合資公司裏的角色定位自然是解決政府的審批流程、路條等需要政府支援的相關事情;天津津聯是天津國資委的一個投資平臺,代表了“老東家”對中環股份的支援;而樂山電力背後是國網四川電力公司,其能幫助電站解決並網發電的問題;此外,中環股份和SunPower一如既往地代表“CFZ+C7”的技術提供方,負責解決電站的高效、低成本問題。
“中環股份CFZ技術結合SunPower高效電池+低倍聚光技術(C7)”,據稱能將光伏度電成本攤薄至0.4元/度以下。儘管目前並沒有具體的數據來證實,但其的確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
此前,SunPower的光伏電站先後獲得了巴菲特、蘋果、谷歌等國際巨頭的背書。近日,SunPower又獲得了HASI公司超過4000萬美元的無追索權的債務融資,這也是該公司2014年為SunPower提供的第二次債務融資。HASI公司也曾就此表示,其十分認可SunPower高品質的技術。
中環股份此前也公告,內蒙古合資企業華夏聚光生産製造C7系統接收器的産能已經達到300MW,並且已向SunPower先期採購超過70MW的電池封裝片,用於呼和浩特市賽罕區20MW光伏電站項目和武川縣上禿亥鄉100MW光伏電站項目,該兩個項目預計在2015年竣工並網發電。
可以肯定,在未來國內光伏電站市場拓展中,中環股份將繼續和SunPower合作;在國際市場的拓展中,中環股份也將獲得SunPower及其大股東道達爾的支援。
自有資金+融資平臺
在技術、商業模式以外,資金也是中環股份開疆辟土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早在今年4月份,中環股份發佈“其已與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簽署《阿壩州太陽能高效光伏發電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初步規劃太陽能高效光伏電站為3GW”的公告。但彼時,市場最為擔憂的便是其資金問題。
記者注意到,區別於“內蒙古模式”,四川合資公司不只是得到了兩地地方政府的背書,註冊資金更是達到了逾26億元,遠高於內蒙古合資公司的4億元,這幾乎解決了四川電站的啟動資金問題。按照業界認可的10元/W的電站成本,20多億元的自有資金,如果利用財務杠桿(3:7或2:8),可以用來建設800MW以上規模的電站。而按照中環分批建設的計劃,其前期建設的電站通過變現又可以支援後續的電站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中環股份發佈公告稱,該公司正著手展開金融租賃及保理業務,決定通過向全資子公司中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增資5億元,以支援其設立天津中環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和天津中環商業保理有限公司。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某位金融界人士介紹,“融資租賃不僅可將公司獲得的銀行授信充分運用,更可盤活公司旗下如光伏電站、硅片生産線等存量資産,此外,融資租賃平臺亦可借國際貿易,使企業有效利用海外低成本資金”。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環香港在天津市東疆港保稅區設立的中環租賃可以視為外資租賃公司,而根據商務部有關規定(融資租賃由商務部監管、金融租賃由銀監會監管),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的風險資産一般不得超過凈資産總額的10倍。也就是説,中環租賃資本金可獲得10倍杠桿,其資金規模最高可達50億元。”上述金融人士向記者推測,“有此融資渠道,也難怪中環股份近期公告停止公司債的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