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財智 > 研究者 > 正文

字號:  

周勤業:願將中概股納入戰略新興板

  • 發佈時間:2015-06-29 13:18:36  來源:人民網  作者:唐逸如  責任編輯:張少雷

  伴隨著股市的走熱,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也展現出了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近日,A股市場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中概股的回歸。

  6月17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在一封發給全體員工的內部郵件中稱,決定啟動360私有化戰略計劃。

  事實上,近期中概股回歸動作頻頻。包括易居中國、世紀互聯、人人網、博納影業等在內的多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都宣佈收到私有化要約。私有化是中概股回歸的第一步,在私有化完成之後,這些中概股將踏上回歸A股的進程。

  中概股私有化、拆VIE回國成為一股潮流。而在政策層面,也不斷有利好與鼓勵消息放出:市場估值高、入市門檻降低、註冊制、戰略新興板將推出等。

  中概股回國似乎已經不再是夢。那麼,究竟還要多久我們才能看到這些海外遊子回家呢?我國資本市場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近兩周來A股上演跳水戲碼,而中概股在回歸的時候,還能趕上牛市行情嗎?

  針對以上種種問題,近日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研究中心高峰論壇現場,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顧問、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周勤業做出了解答。

  歡迎回家

  事實上,早在2011年的時候,周勤業就曾表態歡迎中概股回家。當時,中國概念股遭遇海外機構輪番做空及美國監管部門有針對性的加強調查監管。因股價下挫而認為價值已被低估的中概股,回歸意願日漸增強。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周勤業曾表態,“PPP”策略(Public、Private、Public,上市-退市-上市)確是中概股今後選擇的出路之一,相較于海外資本,國內資本更加了解這些公司的品質:“上市公司整體而言是中國最好的企業群體,歡迎中概股回到祖國。”

  如果説當時的政策條件還不成熟的話,那麼從今年開始A股市場的一系列改革已經為迎接中概股回家做好了準備。

  6月初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提出,要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這則消息引發業內的熱議,紛紛認為是為網際網路公司國內上市和中概股的回歸打開了方便之門。

  次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表示,《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在擴大直接融資方面提出,研究建立尚未盈利的網際網路和高新技術企業到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

  6月19日,工信部頒布通告提到:“決定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國範圍內放開線上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經營類電子商務)的外資股比限制,外資持股比例可至100%。”

  有分析指出,這意味著,外資持股100%的電商已屬於合法公司架構,不需要拆除VIE架構也可以在國內A股上市。

  而周勤業更是表態稱希望將中概股納入上交所正在籌建的戰略新興産業板。“假如上交所的戰略新興産業板不能讓中概股回歸的話,那麼這個戰略新興産業板就是失敗的。”周勤業説。

  難題待解

  然而回家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周勤業看來,最大的難題在於如何確定企業經營主體,以及經營期的計算。

  “我們有很多企業是矽谷的企業,它所有的資産和收入都是在外面,但是90%的實際運作都在國內。這類企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把資産和收入裝回來。假如這一舉動被認為是上市主體發生根本變化,那麼要在三年之後企業才能上市,這類企業都沒有對接我們中國資本市場的機會。”周勤業説。

  對此,周勤業呼籲,類似這樣的企業只要管理層經營團隊沒有發生變化,應該按照實際的形式來做。

  而周勤業同樣提到戰略新興産業板有四套指標。其中只有一套指標是傳統的凈利潤-收入。其他三套指標都與利潤無關,分別是預計市值-收入-現金流組合、預計市值-收入組合、預計市值-權益組合。

  周勤業認為在戰略新興産業板上市的企業很多商業模式都是未來的概念,因此應該由企業自證其産品創新,而不是由某一個機構來認定。“企業要把自己的情況向市場説明,然後讓市場來判斷。”

  周勤業認為這有助於降低不少國外高科技企業回國上市的門檻問題。他建議,目前認為自己具有産品創新、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企業可以先在證監會報名,等待註冊制正式推出之後集中上市。周勤業特意強調,“戰略新興産業板不能用傳統的指標來衡量”。

  漲跌才有機會

  中概股的回國還在謀劃之中,但近期大盤連續波動已經讓不少市場人士擔心,中概股回國之後是否真的能享受A股市場的牛市紅利?

  針對這個問題,周勤業的表態非常“淡定”。“前幾年我遇到人家問我最多的問題是經濟這麼好,股市怎麼這麼差?而今年問我最多的問題變成了經濟這麼差股市為什麼這麼好?我是這麼回答的,你説經濟是指GDP增長多少,這是過去,而股市買的是未來。”

  在周勤業看來,股票的漲跌與投資者的信心有很大的關係。“股市不缺錢,缺的是信心,只要進去掙錢了就有信心,進去就套住然後就等著解套,好像買股票是為了解套,這肯定沒信心。”

  周勤業表示,目前我國的股票市場還處於轉軌階段,以散戶為主的市場和以機構為主的市場特點不同。“如果要判斷漲跌,那麼應該研究金融行為學,我們現在就是從眾心理。”

  “很多人問我股市什麼時候會到6000點。我説今天和昨天的股價比,不可能去除通脹因素的。所以理論上説,股市肯定會到6000點。若干年以後,通脹也會把上證綜指推到6000點。但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周勤業表示投資者需要冷靜看待股市的漲跌。“如果中國股市沒有漲跌了,像日本股市一樣平靜,那麼沒有風險也沒有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