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財智 > 經理人 > 正文

字號:  

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遠端開戶始終是一個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9-25 09:39:0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黃倩蔚  責任編輯:王斌

  近期,備受關注的微眾銀行新動作不斷,貸款産品“微粒貸”在微信剛上線不久,馬上與中國最大二手車電商優信與啟動二手車融資業務。然而,各種波瀾也層出不窮。9月6日,招商銀行關閉了微眾銀行虛擬賬戶的核身介面。9月10日下午,成立不到一年的微眾銀行正式對外確認,行長曹彤因個人原因離職,引發不小的轟動。在首款業務上線接近5個月後,市場在熱捧産品的同時,也紛紛傳出不少質疑聲音。

  針對近期的熱點問題,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24日在深圳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首度正面回應業務發展速度、資金來源和行長離職等焦點問題。

  關鍵詞1

  微粒貸累計發放額不到30億元

  記者:微眾銀卡第一款産品微粒貸在QQ錢包試運作快5個月了,目前業務運作怎樣,為什麼此時考慮開微眾端口?

  顧敏:微粒貸運作過程中的問題並不少,內部系統要優化調整,外部介面的穩定性、容量需要提高。風險管理模型過去幾個月來在不斷豐富,經過幾個月測試,現開始比較敢放量做。到目前為止,微粒貸貸款累計發放額不到30億元,餘額不到20億元。

  “微粒貸”會一直使用白名單邀請制,從現在到年底,我們每個月邀請的人數會增加很多,這個月預計邀請到300萬人以上,相當於過去4個月加起來的人數。

  但産品信用表現非常好,損失率比預期少了一個數量級,30天以上的逾期目前大概在千分之三以下。我們曾經邀請過一批信用評價表現屬於中偏低的客戶來做測試,但是有趣的是,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他們的信用表現比別人有很明顯的異常。

  我們感覺到,用網際網路來服務普惠客戶群,小型業務確實是有效的。只要額度不太多、期限不太長,客戶風險表現不會很差。目前微粒貸的平均期限是4個月。在所有借錢客戶中,絕大部選擇10個月,但一個月就還款的比例在15%-20%左右。

  關鍵詞2

  聯合放貸只做區域經營許可的業務

  記者:目前不能吸收存款,貸款資金如何解決?

  顧敏:市場有個誤會,以為微眾是向銀行拆借資金然後放貸,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最早在演練模型時,自身的資本金就可以解決。未來業務規模上去了,我們要做的模式是“聯合貸款”。實際上放貸的資金是銀行自己的,真正放貸的主體不是微眾。目前微眾銀行自有貸款資金與合作銀行資金的比例是2:8。合作銀行的息差利潤會與微眾銀行分享,當然大部分是對方的。

  目前接入的銀行包括上海銀行等三家,正在談的有7—8家,預計年底會接入到10家,明年會擴展至40—50家。我們不是特別擔心未來的資金來源問題。即便未來遠端開戶放開了,微眾銀行也不會吸存。

  記者:哪些銀行與微眾銀行合作最有積極性?會否成為區域性小銀行突破牌照限制進行跨區域經營的渠道呢?

  顧敏:區域經營的中小型銀行更感興趣些,合作意願最強的是中型以上城商行、小型股份制銀行以及外資行。合作的銀行只做區域經營許可的業務,微眾後臺可以識別區域,目前也還沒有銀行用這個來解決跨區經營的想法。

  關鍵詞3

  行長離職他選擇了徹底創業

  記者:微眾銀行行長曹彤離職的原因是什麼呢?

  顧敏:創業團隊一定會經歷很多的酸甜苦辣,高低起伏。所謂管理團隊的變動問題,其實具體來講就是曹行長一個人的變動,其他的管理層也都還在。大家都覺得自己在創業,只不過今天他選擇了一條更加完整的創業路,我還算是一半打工一半創業,他已經徹底創業。

  我跟他之間對於微眾銀行未來發展及業務重點的看法很一致,我們一直合作得很好。他現在走的創業路是很好的路子,他創業的想法有部分是當時我們討論過的。

  網際網路銀行當然有一些問題,但是他的離開並不就代表是網際網路銀行存在問題。還有猜測他跟團隊不和,説是平安係的問題,但事實上在微眾銀行的團隊裏面,來自招行和中信銀行的高管加起來超過了一半。

  記者:現在新行長定了嗎?未來會怎麼分工?

  顧敏:新行長將由現在微眾銀行的監事長李南青接任,現在已經走內部程式了,在等銀監會批他的任職資格。在創業階段,團隊裏面的互補性是很重要的。我比較急,什麼都要快的,他的風格是比較穩重,思考問題非常全面。未來我繼續負責銀行的業務,行長則負責後臺的風險、運營、財務、人員管理。

  關鍵詞4

  預期有心理準備再被罵一年

  記者:現在有一種聲音認為微眾銀行上線之後業務發展不如市場預期,進展非常慢,你怎麼看?

  顧敏:我認為市場的預期是需要調整的。我們的困難和障礙有很多方面,遠端開戶始終是一個問題,我們也在積極跟相關部門溝通,相信這個問題最終能解決。

  還有外部介面等各種大大小小的細節問題。舉個例子,所有人都假設網際網路銀行是7×24小時的,但是有很多外部的介面下午3點鐘就要關。又比如微信上推一個業務的時候量會很大,後臺不支援,我只能分期分批一點點做。但大家只會看到,這個業務微眾沒做好。按照目前的情況,我估計還會繼續被人罵一年,但我有心理準備。

  記者:如果微眾銀行只做代銷,很多網際網路平臺都可以做,微眾銀行拿著銀行牌照來做這個事情會不會很浪費?

  顧敏:無論多想變成一個平臺,某些階段還是要用銀行牌照去做一些事情,比如上線初期要完成從銀行到平臺的轉換,增加客戶的信任感。長期來説,有銀行牌照才能合法擁有客戶的所有數據。此外,金融服務最終是要被監管的。長期來説,用銀行的牌照來做會更好。我們會是一個拿銀行牌照的網際網路平臺,而不是一個通過網際網路渠道發展業務的銀行。(記者 黃倩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