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七大理由
- 發佈時間:2016-01-28 22:44:59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王文舉
作者: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 鄒一南
2015年以來,中國經濟運作遭遇到不少預期內和預期外的衝擊與挑戰,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國內外有不少論調基於經濟數據進行片面解讀,唱衰中國經濟,對此我們需要有清醒認識。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態勢並未改變。
新的消費增長點成為經濟增長動力。與投資和出口相比,消費增長更加穩定,對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也更加持久。近年來,我國採取了一系列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資訊消費、養老消費、健康消費,以及新型電子産品、智慧家電、節能汽車等熱點商品消費等新消費新業態和消費熱點方興未艾。2012年以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都在50%以上,超過了投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驅動力。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00931億元,同比增長10.6%,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資本形成高約15個百分點。
産業結構升級加快成為經濟發展新載體。産業發展是經濟發展的最主要承載之一,推動産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是實現我國經濟優化升級的主攻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順應形勢、因勢利導,實施了創新驅動戰略和一系列振興新興産業、促進産業升級的支援政策,積極推動了我國産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2015年,我國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50.5%,高於第二産業10.0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我國經濟正在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加快轉變。工業內部結構也不斷優化,全年高技術産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2%,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1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1.8%,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這是非常好的結構優化升級現象。
新的區域發展格局打開國內發展新空間。中國的區域發展條件差異特徵突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是實現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充分挖掘區域潛力,也能夠為經濟發展釋放出更為長期、持久的動力。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全新的區域戰略構想和戰略舉措,為傳統區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賦予了全新的內涵,形成了我國區域發展的新戰略,打開了國內發展的新空間。
創新驅動成為經濟發展新戰略。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的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低於20%。相比之下,30多年來我國主要依靠要素驅動、投資驅動推動了經濟高增長。但也應該看到,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積累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有持續創新的系列成果,有總量穩居世界第一的科技隊伍,有4200萬工程技術人才。通過幾代科技人員的艱苦奮鬥,我國科技整體水準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某些領域正由“跟跑者”向“並行者”甚至“領跑者”轉變。
新型城鎮化走出經濟發展新路徑。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黨的十八大作出了新型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新要求。“四化”同步必將推動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城鎮化發展與産業支撐、就業轉移和人口集聚相統一,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等配置,形成一共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全面深化改革釋放改革新紅利。30多年的改革開放,破除了阻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釋放了巨大的改革紅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改革仍將釋放新的紅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局性的戰略部署,涉及15個領域、33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近年來,國務院已經分多批下放了近千項行政審批事項,中央層面核準的投資項目減少約八成,財政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減少三分之一。簡政放權的力度和速度前所未有。這種“壯士斷腕”般的“自我革命”,彰顯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決心,激發了市場活力、增強了發自動力和和社會創造力。
對外開放格局呈現新局面。隨著全球一體化不斷加強和綜合國力不斷上升,我國開闢了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一是“走出去”開闢了對外開放的新局面。金融危機之後,不少國家面臨資金匱乏,在一些領域對我國放開了投資的限制,我國對外開放領域正在消除部分“玻璃門”、“彈簧門”。2015年中國對外投資流量同比增長14.7%,達7350.8億元,連續兩年位列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二是多元、全方位開放格局正在形成。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正在統籌推進,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快實施,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加速推動。隨著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的成立,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産業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援。已經成立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將提高中國與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間的合作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