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專家:須有效切斷企業債務風險傳導鏈

  • 發佈時間:2016-01-08 08:06: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企業債務風險加快積聚,銀行體系資産品質連續劣變,企業債違約明顯增加,對宏觀經濟金融穩定構成潛在威脅。在積極做好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的同時,也需要防範企業債務風險,特別是採取有效措施切斷風險傳導鏈條,阻止風險擴散蔓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企業債務風險演化存在逆週期特性。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全球經濟再平衡進程中,我國宏觀經濟增長既要適應外部需求萎縮衝擊,也需要適應經濟新常態加快調整優化經濟産業結構,顯著影響到實體經濟經營績效。2015年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9%,增幅較上年同期回落7.2個百分點。市場需求不振和企業經營績效下降,導致企業債務風險加快聚集和暴露。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我國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已連續16個季度上升,不良貸款率已連續9個季度上升,關注類貸款餘額同比增長53.2%。近期,企業債違約事件明顯增加,非法集資案件數、涉案金額、涉案人數均出現爆髮式增長。同時,P2P網貸平臺也在狂熱中加快暴露風險,據仲介機構統計,去年P2P平臺增長了64.8%,而問題平臺數同比增長了2.26倍。需要注意的是,受企業經營和融資渠道多元化影響,以及互保、杠桿等方式的廣泛應用,特別是影子銀行融資規模上升,當前我國企業債務風險傳導擴散可能性較以往有明顯增加。

  企業債務風險具有高傳染性。在企業經營形成的日常債權債務關係網路中,單家企業的債務風險往往會傳染到網路中的其他企業。因此,防範企業債務風險傳染擴散,首要的是切斷債務風險傳導鏈條。

  一是摸清風險底數。有效風險處置的首要前提,是掌握整體風險暴露與結構狀況。正規金融體系內企業債務風險相對透明,但受制于金融機構法人主體限制,難以完全及時掌握單家企業風險暴露狀況。而非正規金融體系企業債務風險底數不清,是導致被動應對非法集資、民間借貸風險爆發的主要原因。

  二是引入清算機制。在掌握風險底數的基礎上,借鑒企業破産清算經驗,嘗試建立由主債務銀行牽頭的企業債務清償機制,避免債權銀行多頭催債引發連鎖反應。

  三是承接債務風險。考慮2016年去産能和清理僵屍企業進程加快,將會增加銀行資産風險暴露,可借鑒上世紀處理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經驗,引入民間資本,建立多形式壞賬銀行承接企業債務,集中做好不良資産風險處置,減少風險衝擊與擴散。

  四是提升企業活力。配合企業債務風險清理,在利息減免、本金打折、債轉股、合併重組、再融資等方面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經營活力。

  五是逆週期調控風險。在企業債務風險上升期,需適當提升風險容忍度,督促金融機構幫助有潛力的企業生存與發展,同時加快不良資産核銷。雖然金融監管存在順週期性,但不排除建立逆週期調控風險的嘗試,在“聚會漸入佳境時取走酒杯”。(陳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