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三證合一”全國實施半月 專家稱具有里程碑意義

  • 發佈時間:2015-10-15 17:04: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馬尚田  責任編輯:張少雷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10月1號起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實施。實施滿半月,這項改革實施情況如何?效果怎麼樣?工商、稅務、質檢三部門負責人給出答案:全國31個省區市全都完成了登記業務系統的改造、升級、對接,以及對企業公示系統的改造升級,基本實現了工商、稅務、質檢等部門的資訊共用,全國累計核發“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新營業執照超過28萬張。

  所謂“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簡單理解,就是簡化企業登記註冊的手續,由原來三個證變成一個營業執照和一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這項改革的一大特點是加強部門間的“數據流動”。以前,“企業往多個部門跑”;現在,“資訊在網上跑”,企業不用再跑“冤枉路”。比如在福建,改革前申請人需要分別向工商、質監、國稅、地稅、公安五個部門提交5套35份材料,至少需要10個工作日,往返10次以上才能辦好證照。改革後,只需提交1套12份材料,快的僅需1個工作日就能完成。

  對這項改革,人們紛紛點讚。有調查顯示,83%的企業認為“三證合一、一照一碼”辦理過程十分方便;90%的企業對這項改革“非常滿意”,10%的企業“基本滿意”。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對此也給予高度評價。他説,從長遠來看,這種制度改革的紅利會慢慢釋放出來,我們應該以“三證合一”制度改革為契機,儘快落實“一照一碼”的改革措施,更好地促進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

  不過,劉俊海也提醒,在推進過程當中,需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在“三證合一”的改革過程中要嚴格恪守“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法制政府理念,這就要求扭轉過去存在的懶政、惰政及怠政現象。第二,要堅持“以民為本”的精神,把讓投資者、消費者和老百姓滿意作為衡量“三證合一”改革制度的標準。第三,消除各部門傳統“各自為戰、各管一半”的監管缺陷,要讓各行政監管部門之間形成合力。“三證合一”改革不是一個部門就能夠完成的,而需要三個部門甚至是多個部門的配合。

  對此話題,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做出進一步解讀評論。

  經濟之聲:“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是國務院直接部署、李克強總理親自督促落實的重大改革。克強總理曾經提出,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程式,明確時限,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您覺得,從這一改革推進情況來看,效果如何?

  施正文:此次“三證合一”改革,中央和各地高度重視。實際上“三證合一”改革從去年起就開始在各地實施。到目前為止,這項改革的推進速度和力度超過了預期。從登記的情況來看,市場上的反應很好,登記企業數目大幅提升。此外,多頭登記、重復提交材料等致使行政效率低下的情況都得到了有效緩解。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也提高了行政效率,大大縮短了登記時間。總而言之,從便民、優化服務、增強法律意識等角度來看,改革的效果是很明顯的。

  經濟之聲:有專家曾斷言:“三證合一”將隆重地載入中國“政府機構優化”的改革史。您怎麼評價這一改革的意義?

  施正文:“三證合一”雖然是商事登記制度的改革,但是它折射出的不僅僅是企業登記方面的問題,也涉及到我們的政府制度。因為“三證合一”所涉及的工商、質監、公安及稅務等部門,長期以來實行的都是碎片化的管理模式。本部門自成一體的方式,實際上割裂了政府管理所要求的協同性,所以它不符合現代協同共治的治理方式。而此次改革,就是打通了諸多環節之間的阻礙,實現了材料、資訊及檔案的共用,所以它是政府治理方式上的改革。此外,這些改革措施都是通過法治的形式來實行的,所以它實際上是一個政府治理法治化的過程。因此,這項改革確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經濟之聲:“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因涉及多部門職能、部門利益協調難度較大而被認為是最難啃的骨頭。目前看來,這場攻堅戰已經初戰告捷,破局的經驗是什麼?

  施正文:這次改革是由國務院直接部署,並由總理親自督辦,引起了各個部門的高度重視。這就體現出我們的改革在進入深水區的時候,必須要摒棄各部門的傳統做法,以現代化、法治化的方式推進。此外,這次改革經過廣泛的協商調研和統籌設計,從目前來看具備很強的操作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