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盛松成:人民幣貶值是短期現象 不能否定匯改

  • 發佈時間:2015-09-28 16:16: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經歷了股市震蕩、人民幣“一次性”貶值以及此後的全球市場動蕩,金融市場的波動似乎使得中國對此前受到大力推進的金融改革有所顧慮。下一步,中國的金改究竟應該如何推進?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2015中國金融創新論壇”上表示,中國金融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不能因為金融市場波動而延誤改革時機。此外,他更是認為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不能因為人民幣短暫貶值而否定這一次匯率改革,目前推進匯率改革正當其時。”

  8月11日,人民幣“一次性”貶值,這也引發了新興市場貨幣”貶值潮”加劇,並引發海內外的擔憂。但盛松成指出,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理由是:首先,目前的匯率波動和資本流出是外匯市場的短期臨時性反應。第二,最近十年來,中國從未放任人民幣升值,多數時候人民幣是被低估的,短期人民幣即使有貶值壓力,貶值幅度也不會太大。第三,短期內匯率可能超調,但最終會向長期均衡值靠攏。目前中國的利率遠高於美國,未來中美利差仍將存在。第四,選擇在利率下降時期推動匯率改革,正當其時。

  應該如何分析人民幣匯率短期和長期變化的關係?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此解讀。

  沈萌:這一次人民幣匯率突然之間的貶值,其實是對此前中國可能長期經濟增長然後現在進入新常態變化的一種體現。在過去一段時間,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的向好,人民幣也在不斷的升值,這種升值過程當中,也吸引了大量的國外的資本進入到中國來,這樣人民幣形成一個被追捧的狀態,所以人民幣的幣制一直在上升。現在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進入一個新的中高速的成長的狀況,在貿易等方面有一定的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國際的流動這些資本,可能尋求更高收益投資避險的産品,導致人民幣有小幅的回調。但是這個回調只是局限在目前一種短期經濟變化的過程當中,長期來看,隨著中國政府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推動資本向下的人民幣可自由兌換,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的舉措,人民幣的匯率還是會進入一個根據市場供求需要平衡的狀態,因為單方面的升值或單方面的貶值,都不是正常的世界經濟體的貨幣政策的基本跡象。

  經濟之聲:中國最近幾年來,金融市場的波動,央行調查統計司的司長盛松成也認為,這恰恰是協調推進改革不夠充分的表現,他認為總體看金融市場的波動,是改革過程當中的必然現象,而近幾年債券、股票、匯率等價格波動比較大,那是改革不夠協調的一個表現,這就挺有意思的,就是協調推進改革不充分,導致金融市場的波動,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呢?

  沈萌:因為以往中國的金融市場,在一行三會沒有出現之前是企業分業經營,但是混業監管,是由央行一家來同管所有的金融的市場。現在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的發展,我們的監管實現了分業監管,就是一行三會,但是企業進入到綜合金融服務的混業經營的狀態。所以如證券、保險銀行的單一市場,出現一定的改革需求的時候,在金融整體的混業經營大的趨勢之下,個別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改革的步驟並不能夠非常統一,這就導致了在推進改革的時候,貨幣、具體的證券、保險銀行分業市場統一步調並不一定一致,這樣會給市場造成判斷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這就形成了金融市場波動。

  經濟之聲:所以還需要整體的協調,協調推進。接下來我們再來聽聽盛松成接下來的觀點,他提到金融市場化改革經常伴隨著金融市場的波動,國內外歷史上都曾經是這樣,這深層次的原因往往是金融改革的滯後而不是超前,是因為原有的金融形態不能滿足金融市場化發展的要求,比如説中國銀行表外理財等等影子銀行的産生和發展,本身就是利率自由化的過程,是市場的利率管制的産物,那麼如果中國存款利率的市場化不持續向前推進的話,那麼影子銀行的發展可能更加的迅速,金融市場可能會更加扭曲,對於這樣一個判斷您的觀點是怎樣的?

  沈萌:其實盛司長這個判斷是非常正確,因為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最近一段時間國家隊救股市,我們在大量嚴格清理所謂的場外配資,灰色配資的渠道,因為這種配資加大了投資的杠桿,導致了金融風險的體系非常脆弱。為什麼證監會在進行這種推動改革的時候,會形成一定的這種潛在的風險,就是因為我們可能以往金融監管的這個力度,現在金融監管的體制,並沒有適應金融市場的需求發展。監管落後於市場需求的發展,會導致一些像影子銀行、像灰色配資等在監管之外這樣一種行為,監管部門是並不能夠非常完整的掌握到相關的整體的數據和一些相干基本的變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會給金融改革造成不可預知的風險和困難。現在各種各樣的監管,其實也是把一些僵化的機制,通過更多靈活性,更多可變動的方式,能夠讓它與市場的需求保持同步,才有可能更好的促進金融市場的發展。

  經濟之聲:在盛松成看來,金融管制最終是阻擋不了金融市場化的趨勢的,在金融改革期間,金融體系一般比在金融管制金融嚴格管制的時候,或者金融改革完成以後,要更加的脆弱,如果改革持續的時間太長,問題就會越積越多,改革越困難,成本越大,最後一分鐘時間説一説,如果展望未來金融改革的步伐,我們會以什麼樣的節奏向前邁進呢?

  沈萌:因為以前的改革往往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比較審慎的開展,但是現在就像總理所説的,基本上剩下的全是改革的硬骨頭了。要在以往的經驗的總結之上,快速適應這樣瞬息萬變的市場的變化,和需求不斷的興起。我認為隨著十三規劃的準備出臺,會有比較大篇幅關於中國金融市場或金融資本市場改革的方向,也會出現一些壯士斷腕改革的舉措,所目前這個時間可能會加快改革的步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