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劉世錦駁唱空論: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動力還很強

  • 發佈時間:2015-08-14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今天上半年,中國經濟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下,實現了7%的增長,主要經濟指標有所回升,結構調整繼續推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發展環境較之以前已發生很大變化,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實現7%是很不容易的。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空間還很大,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動力還很強。

  “7%”很不容易

  國家統計局此前發佈經濟“半年報”,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2968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與預期目標相符。

  針對7%這樣一個增速,劉世錦認為是很不容易的。“過去10%都比較容易,現在為什麼7%就很不容易?”劉世錦説,不能簡單看速度,關鍵要看條件,現在整個發展環境較之以前已發生很大變化,實現7%比過去10%的難度要大很多。

  看待經濟形勢,速度是數量指標,更多還要看品質指標。劉世錦指出,在品質指標方面應該側重四個指標。首先,就業方面,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上半年仍保持總體穩定,三個重要指標顯現出向好態勢。其次,現在居民收入基本和GDP同步增長,農村居民收入比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還要快。“最近到東北調研,儘管速度下滑幅度比較大,但當地老百姓生活還是穩定的。”再次,儘管有些地方財政金融風險在加大,但還是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還有,節能減排方面,從去年開始單位GDP能耗、碳排放等一些指標下降幅度還是比較大的,環境也在好轉。

  在幾大品質指標取得不錯成績的同時,劉世錦指出,結構調整取得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轉變。過去有人説,中國以投資為主的經濟增長方式是有問題的,是不可持續的。現在這已經出現轉折,消費大概已經佔到GDP的60%左右,已經超過投資,服務業比重也已超過工業。

  “唱空”論站不住腳

  在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同時,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冒了出來。

  劉世錦強調,中國經濟經歷了30多年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這個變化符合國際成功追趕型經濟體的發展經驗,符合這個階段的經濟發展規律。

  劉世錦分析稱,中國經濟目前的增長速度雖然有所放緩,但我們的基數每年都是增長的,特別是每年的新增量在全世界還是最大的。中國經濟的增長空間還很大,潛力和動力還很強。中國經濟不會像有些人想的,在短期之內出現大幅度下滑。

  “目前我們正處在轉型期,出現問題多一點也完全是正常的。”劉世錦指出,中國經濟還沒有出現不可收拾的大問題,還是穩住了陣腳,守住了底線。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經濟增長的品質總體穩定。

  企業盈利下降需關注

  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平穩運作的同時,也面臨一些矛盾和問題,對這些問題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劉世錦強調,目前特別需要關注的是企業盈利的下降。去年8月份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表面上是增長速度在放緩,其實最具有挑戰性的是企業盈利水準的下降。

  劉世錦指出,從去年8月份以來,企業盈利實際上是負的增長,今年上半年接近零增長左右。今年1到6月份,如果取消投資收益的話,工業企業可能還是負增長。與此相關,PPI連續41個月負增長,7月份已達到了-5.4%。這種狀況下,企業盈利水準下降,特別是部分地區産能嚴重過剩、PPI下降幅度比較大的地區,整個地方財政收入下降幅度比較大。

  據劉世錦測算,這些嚴重過剩行業産能需要減掉20%到30%才能恢復供求平衡,PPI才能恢復正常增長,企業才能恢復盈利,地方財政狀況才能好轉。

  對此,劉世錦提出“等比例減産+配額交易”的建議,中央下發配額要求地方等比例減産,同時配額允許市場交易。比如説全國煤炭行業減産20%,每個省等比例減20%。減産指標下達以後,可以有一些優惠政策,同時配額允許市場交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