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熊錦秋:政府穩定市場也要遵循市場規律

  • 發佈時間:2015-07-27 14:41: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熊錦秋  責任編輯:張少雷

  最近股市基本穩定,不過投資者信心仍然不太穩定。下一步,若股市有較大幅度的下跌,政府是否應該出手、如何出手?筆者認為,不僅投資者要敬畏市場,政府同樣應該敬畏市場,在此基礎上才能推動股市步入健康發展軌道。

  據媒體報道,證金公司的融資餘額累計超過1.3萬億元,“證金公司如果無法還款,央行會為它兜底”。假如股市一跌,證金公司就買入,儘管依託央行提供的無限流動性支援,證金公司可以力挽狂瀾,但隨著證金公司買入額度越來越大,上市公司在外實際流通股將大大減少。證金公司相當於做市莊家,這樣的市場或許沒有多少存在意義。此外,萬一證金公司發生較大虧損,央行又如何兜底,是否會有損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因此,證金公司投入股市理應有所節制,而且其所買入的股票應該具有一定投資價值,即使將來退出也容易找到買主,能夠為其他投資者所接受。

  説到底,政府也要敬畏市場,穩定市場也要遵循市場規律。事實上,目前滬深股市流通市值超過40萬億元,在這麼龐大的市場面前,政府應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股市漲漲跌跌本來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上一輪大牛市,上證指數從最高的6100多點一直跌到最低的1600多點,幾乎只剩四分之一,投資者要麼捂股不動,要麼割肉砍倉讓下跌風險逐漸分散轉移,不是照樣承受下來?

  現在政府擔心股市大跌,主要是因為是股市有些新情況。比如融資盤比例較大、爆倉容易引發連鎖反應,另外可能有些銀行信貸資金迂迴入市,因此,政府只需控制好融資盤比例、控制銀行信貸資金變相入市。市場多空雙方若按照遊戲規則博弈,政府大可置身事外。

  政府要是想通過證金公司等方面的操作,人為推動股市維持在一定的估值水準,沒有實際意義。

  股市雖是虛擬經濟,但其根基卻是上市公司的實體經濟。政府要維持股市穩定無可厚非,但只有上市公司股票價格與其內在價值基本接近,股市穩定才有堅實基礎。

  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短時間股票價格可能偏離內在價值,這是股市投機性以及市場諸多不確定性使然,但若要讓股市長期偏離其內在價值,這是難以做到的。目前A股市場不少中小創股票的估值水準仍然達到幾十數百倍市盈率,遠高於成熟市場甚至新興市場估值,要人為維持這樣的估值水準,有如搭建空中樓閣。

  在目前股市基本穩定後,如何完善股市制度建設,這才是資本市場管理的重中之重。

  筆者認為,首先要針對此次股市惡性泡沫滋生以及泡沫破裂機理,搜尋股市制度漏洞並予以完善修改。其次,對於本次穩定市場的臨時性政策,筆者認同人民日報《正確認識金融發展 改革與穩定的關係》這篇文章中一個觀點,“對符合發展改革方向的應急管理措施,要逐步完善,並規範化、機制化,對臨時性的應急管理措施要擇機退出”。第三,要加強股市監管,最近證監會加大稽查執法力度,清除股市毒瘤,這是讓投資者高興的好事。只有政府充分尊重市場、敬畏市場,讓有關主體都歸位盡責,股市才能夠健康自然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