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張敬偉:穩增長不能過分依賴股市樓市雙輪驅動

  • 發佈時間:2015-07-21 07: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當社會公眾聚焦股市的風雲變幻時,對樓市的關切自然就淡了。目前,一線城市的樓市依然火熱,處於一線和二線之間的城市也在趨勢好轉。但是大多數二線城市和幾乎所有三四線城市,新建商品房和存量房的量與價依然不容樂觀。

  在股市的趨利吸引下,有些普通投資者賣房進入股市。但股市大跌後抽身購房的投資者卻不多,在政府穩定股市政策出臺後,很多投資者還是希望將資金留在股市以觀後效。從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可看出,金融服務業GDP增長17.4%,成為提振中國經濟的新引擎。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説,以往是靠樓市救經濟,現在股市是經濟增長的引擎。

  不過,無論股市還是樓市,靠這兩輪驅動經濟,並非決策層本意。

  樓市帶給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至今未能去疴,剛剛過去的A股大跌更是讓投資者感到恐慌。從歷次全球性經濟危機來看,樓市和股市的泡沫化是危機的主要誘因。自去年以來,國家多次推出貨幣政策寬鬆,決策層的意圖也很明確:一是定向“三農”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二是降低融資成本。

  貨幣政策要經過市場實踐。資金在市場中往往是趨利而行,股市最有利可圖,形成最大資金流;樓市也得貨幣政策之利,但樓市不復以往,資金流弱了許多。流向實體經濟的資金有多少?從股市涌流的情況看,貨幣政策投射到實體經濟的效應已經打折。

  股市不能失血,所以決策層出手穩定市場;樓市不能硬著陸,因而才有多年點剎式的宏觀調控;但宏觀經濟調結構的深度改革也不能停。

  中國經濟的沉疴痼疾是系統化結構性的,中國經濟可持續的平穩發展終究要打牢實體經濟的基礎。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産業模式才是根本,資本市場的創新和改革都是為了實體經濟服務的。因而,資本市場和房地産業一樣,不能作為中國宏觀經濟的主業,也不能“你方唱罷我登場”,輪流充當穩增長的主角。

  但現實很尷尬,股市和樓市,依然成為中國市場刺激經濟增長的兩大核心要素。作為新常態下的經濟現象,這當然可以理解,尤其股市和樓市成為影響宏觀經濟和微觀民生的慣性,決策層也不得不對此賦以更多的關注和政策性導向。但要指出,樓市和股市必須回歸邏輯常態。

  就股市而言,當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經濟數據出臺,7%的經濟增長率已經止住了國內外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不安。在此形勢下,大規模穩定市場的“工具”應該逐步、有序撤離,讓股市回歸市場理性。

  對於樓市,應該善用現有利好政策,並依據不同城市的樓市生態加以分類管理,但核心依然是銷庫存。對一線城市而言,要防止樓市重新過熱化。

  樓市調控的關鍵是土地監管。新批土地要慎重,已批土地應做好擱置“荒蕪”的風險監控,甚至可以收回。防控住土地風險,就是為穩增長做貢獻。

  股市要穩,樓市也要穩,但穩增長不能依賴股市和樓市的雙輪驅動,而是要靠調結構的系統改革來引領。(作者張敬偉為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