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基建投資成穩增長壓箱大招 專家稱與4萬億不同

  • 發佈時間:2015-05-08 10:55:53  來源:新京報  作者:劉素宏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

  一季度,經濟增速下滑至7%。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分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成為兩位新聞發言人的共識。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看來,正是投資拖累了中國經濟。一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3.5%,增速已連續8個月回落。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作局局長李仰哲在發改委新聞發佈會上“揭秘”了發改委的三個政策工具箱,當經濟出現下滑的情況,就會採取力度更大的穩增長措施。

  在當前地方債承壓、財政有限的條件下,政府在穩增長方面還有哪些“壓箱底的大招”?徐洪才表示,鼓勵基礎設施建設、明確“三大支撐帶”、基建裝備“走出去”等宏觀政策已經出臺並進入到具體落實階段。隨著這些政策落實,新一輪投資盛宴將上演。

  工具1

  七大工程包:釋放巨大能量

  國家發改委固定資産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表示,今後將推出一批新的重大工程包,七大工程包有望擴容。

  投資、出口、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但一季度數據表明,出口和消費近期難有大的起色。

  一季度進出口總額5.5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其中,出口3.1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4.9%。3月份還出現進出口雙雙下降的情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認為,出口受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匯率等多種因素影響,靠中國一國之力難有改觀。

  消費方面,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71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徐洪才表示,消費增長勢頭不錯,但消費需求短期內很難有大的提升。因此,穩增長的重任現在放到了保投資的肩上。

  今年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3.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1個百分點。中國戰略思想庫秘書長田雲稱,為了保持經濟合理區間內的增長,那麼2015年固定資産投資領域一定要保持高於2014年15.7%的增速,基礎設施投資要高於2014年21.5%的增速。

  去年9月份以來,國家推進了七大類投資工程包,今年將加快重大工程建設的推進。“七大工程包”分別為糧食水利、交通、生態環保、健康養老服務、資訊電網油氣等重大網路工程、清潔能源、油氣及礦産資源保障工程等。據此來看,基建投資未來還將釋放巨大能量。在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陳冬紅看來,七大工程包、六大消費領域等政策導向指明瞭資金往哪兒投的問題,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基礎設施投資的PPP模式解決了誰來投、怎麼投的問題。

  業內普遍認為,6月1日即將公佈實施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將為PPP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規範與保障。

  工具2

  基建走出去:過剩産能找出口

  徐洪才分析稱,基建作為重要抓手拉動投資,但同時面臨國內産能過剩的問題。重大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産能合作則考慮到了與一帶一路的對接,為國內過剩産能找到出口。

  4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中國裝備走出去和推進國際産能合作座談會。在1月份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這個議題被討論了兩個小時。鐵路、核電、建材生産線等中國裝備將被打造成國家新“名片”。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的優先發展領域,建設行業將大有可為”,這是湖南建工集團的副總經理劉躍龍對“一帶一路”商機的理解,他預計未來5-10年,公司海外業務佔比將提高到50%-60%。

  最近劉躍龍將公司辦到了越南,同時,劉躍龍還在籌劃如何對接中亞的鐵路修建項目。

  劉躍龍只是近來見諸報端的一個例子,但卻是當下經濟政策對普通人影響的一個縮影。

  據官方統計,在基礎建設等重大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産能合作的共同促進下,我國境外直接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今年一季度,我國非金融類企業在全球14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投資,境外直接投資額257.9億美元,同比增長29.6%。

  工具3

  三大支撐帶:投資盛宴開啟

  國家發改委李樸民秘書長稱,“一帶一路”、“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由頂層設計轉向專項規劃與具體實施並進。

  2015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明確為“三大支撐帶”。

  目前,“三大支撐帶”的具體規劃正在編制中,但有關工作已在推進。國家發改委李樸民秘書長稱,一批交通、生態環保、産業以及重大合作項目已經啟動實施。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和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穩步推進。

  4月16日,發改委下發《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意在疏通長江經濟帶“中梗阻”,拉開長江經濟帶規劃序幕。

  4月27日,國務院批復設立湖南湘江新區,這是國家在中部地區設立的第一個國家級新區。落實長江經濟帶出現大手筆動作。

  4月28日,商務部交出了一季度“一帶一路”成績單。我國與沿線國家雙邊貿易額2360億美元,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26%,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1445億美元,增長10%,佔出口總額的28%,大幅領先於整體出口增速。

  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全文尚未公佈,但卻為市場帶來了42萬億投資盛宴的猜想。

  據財政部測算,京津冀一體化未來6年需要投入42萬億元。機構認為,這將給房地産、建材、環保等板塊帶來投資機會。

  - 對話

  “政府力不從心應鼓勵民間投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認為,應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並消除投資顧慮

  “與民間資本利益共用”

  新京報:你認為投資是拖累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那麼現在投資增長的障礙在哪?

  徐洪才:製造業産能過剩,工業投資熱情不高,我國製造業在全球産業處於中低端位置,轉型升級迫切。房地産行業出現分化,儘管330新政等政策在加碼,但仍處於去庫存過程,房地産新增投資在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對肩負保投資重任的基礎設施投資力不從心。土地出讓金下滑,加上新預演算法實施,地方政府加杠桿空間有限,政府想要投資卻沒錢。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PPP模式落實情況不盡如人意,民間資本還在猶豫、觀望,資金到位率很低。

  新京報:關於基礎設施投資,政策將如何加碼?

  徐洪才:發改委七大工程包指明瞭投資方向,下一步將要集中解決資金問題。基建領域的投資規模大、收益低、週期長,因此社會資本進入時會有顧慮。因此,預計政府將在PPP模式中建立貢獻共擔、利益共用的機制,並建立補償機制,讓民間資本消除顧慮。比如修一條鐵路,火車站周邊商業開發是否可以優先考慮鐵路修建方。

  “自貿區應擴展到三大支撐帶”

  新京報:圍繞三大支撐帶,政府將運用哪些新政策工具?

  徐洪才:擴大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成果,自貿區現在增至四個,我覺得還遠遠不夠,要沿著三大支撐帶推進。要推廣上海經驗,自貿區作為改革高地,而不是“政策洼地”,限制外商進入的負面清單正在縮短,上海經驗要儘快推廣,同時結合本地特色,避免産業雷同,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效率。4個自貿區遠遠不夠,二三十個都不算多,再與四化目標協同發展,經濟就會紅紅火火。

  “新投資與4萬億有所不同”

  新京報:近期推出的基建投資與2008年4萬億有何不同?如何避免以往鐵公基強刺激帶來的弊端?

  徐洪才:從項目類型上看,這輪投資與2008年投資的確有相似之處,但有所區別。七大工程包更注重彌補經濟短板,同時配合六大消費領域,注重對結構的優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新一輪投資減少高耗能、高排放的産業以及低端製造業,格外支援利於結構升級的新興産業。另外,本輪投資更多結合新型城鎮化、區域經濟一體化。

  新一輪投資的另一個特點是抓住國內、國外兩條線。比起2008年,我國國內基建投資相對飽和,但建設能力卻增強,因此新一輪投資要很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圍繞一帶一路展開。

  新京報:新一輪投資應該如何兼顧穩增長與調結構?

  徐洪才:投資要與結構調整相結合,通過網際網路+、工業2025等新戰略,針對短板領域有的放矢,否則,盲目擴大投資、放鬆貨幣只能解決燃眉之急。著眼于長遠,政策還會在改革上加碼。三中全會提到的300多項改革尚未完成,很多領域改革有待深化,國企混改、中央與地方財稅制度改革,金融體制改革中的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資本賬戶對外開放,與農村城鎮化相關的土地、戶籍制度改革要有所突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