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專家論新經濟:只有新經濟才能強中國

  • 發佈時間:2015-04-07 17:02:21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張瑞傑  責任編輯:王斌

  “網際網路+”將中國經濟轉型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想像的大門被推開。

  新經濟到底是什麼,新經濟新在哪,工業方面、資訊産業方面、人工智慧方面、金融方面將發生什麼變革?頂層設計是什麼?

  3月27日,《中國經濟週刊》旗下的中國經濟研究院舉辦的2015年“新經濟圓桌會議”第一期在京召開。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巡視員李國斌、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楊躍承、貴州省貴陽市副市長徐昊、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楊建華、中國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胥和平、中國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魯春從,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石曉紅、北京交通大學馮華教授等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參加了圓桌會議。

  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在“以新經濟引領新常態”的主題發言中説,新經濟是最具成長力、最具價值增長力的經濟;新經濟能夠彌合地區差距,實現協同發展;新經濟可以形成持久的增長潛力,帶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樹立新經濟意識,以新經濟引領新常態,是在經濟新常態下實現新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國正處在全面提質增效升級的關鍵時期,技術創新在一些領域正在從模倣跟隨者向並行引領者轉換,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某些領域先行突破是完全有條件的,如果抓住新經濟發展的有利時機,就可能真正把中國發展推向新高度。

  中國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胥和平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在關注新常態、新動力、新經濟,而這次圓桌會議的形式也是創新的,符合我國新經濟涌現式、自髮式、全社會齊動員的特點。“圓桌會議”是個平臺,不分主次、不分先後,暢所欲言。

  這個話題顯然讓在場的嘉賓都興奮了起來,話匣子一打開,到場的經濟界和資訊産業界的“大腕”們,將各領域近期不同的研究成果在會上進行了分享,相同的是提到“新經濟”大家都持非常期待的態度。嘉賓普遍認為經過從去年到今年的整個業界的討論,加上兩會前後多項政策的發佈和資訊的釋放,新經濟的輪廓已經越來越清晰。

  原定3個小時的會程,延長了整整一個小時,到下午一點多才結束。大家主要從路線藍圖、大工業變革、資訊技術的基礎建設、大眾創業創新這四個新經濟起步時期最關鍵的方面進行了討論,有規劃、有初步成果、也有深度思考。

  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

  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不簡單等同於網際網路經濟

  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工程科技大會講話中指出,“世界進入經資訊産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要“打通從科技強到産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促進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新經濟不簡單等同於網際網路經濟。所謂新經濟主要是指基於現代資訊技術的新産業、新服務和新業態。這其中有三種情況需要關注,第一是資訊物理融合系統,與此相對應的是機電一體化。智慧手機是最典型的。第二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的直接産業化,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直接産業化,由此而形成的大數據産業、工業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教育等等;第三是“基於資訊技術的服務”和其他服務網際網路的系統,由此發展而形成的新服務和新業態,電子商務、移動醫療服務、雲醫院、網際網路安全産業、智慧安防系統。

  當然,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1.新經濟不是去實體化、去製造業化,相反,要通過工業智慧化實現産業革命。2.新經濟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經濟,從技術基礎、動力結構、組織模式和運營方式都有本質上的不同,如果説,以往産業技術是人體力的延伸和替代,那麼新經濟則是人的智力的延伸或替代。

  看經濟體量,我國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但看經濟品質,我們還相差甚遠。我國品牌競爭力不足,製造業出口産品國際市場佔有率達11%,但品牌佔有率不足3%,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世界500強品牌中,美國有239家,我國僅有25家。我國要在國際化競爭中贏得優勢,必須加快從中國製造、中國創造向中國品質轉變。

  用創新思維引領新常態,就要對傳統思維説“不”,繼續解放思想,著力創新思維。

  北京交通大學服務經濟與新興産業研究所所長馮華:

  新經濟來了,但我們的經濟學理論嚴重滯後

  我們要用新經濟思維和新經濟的組織方式和制度,來重塑新的經濟體系。但目前來看,這是嚴重滯後的。

  新經濟下,知識、資訊等成為新的生産要素,時間、空間成為新的資源,成為資源配置的核心對象,而時空轉換效率成為競爭力的新來源,這些問題都是傳統經濟所忽視的,作為一個經濟學者,我今天是高校與會的代表,因此我感覺經濟學現在是嚴重滯後了,對新技術革命催生的新的産業現象和成長規律缺乏深入研究,我稱為潮涌現象,一個大潮起來再落下去,水落石出,會看到新的産業興起。

  未來由於網際網路技術革命和新能源技術革命,新的社會生産和生活方式出現了,這種分佈式生産和個性化消費對接的時候,我們原來的製造業大國,大規模的生産組織方式,可能面臨著顛覆性的影響。

  這種分佈式生産是建立在網際網路技術和分佈式能源技術上的,它已經到來。如果説要對新經濟做一個判斷的話,我們是剛剛處於新經濟的萌芽和初期,大規模的産業變革可能馬上就要到來。我們應該為此做好理論準備。

  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巡視員李國斌:

  佈局“中國製造2025”,發佈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

  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專題討論了如何順應“網際網路+”的趨勢,加快推進實施“中國製造2025”這一基本問題。網際網路使新産品、新技術、新模式不斷催生成為可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成為可能。工業資訊化部作為工業通信和網際網路的行為主管部門,責無旁貸。

  中國必須要在製造領域進行大突破。建設製造強國,是應對新一輪工業革命和西方國家再工業化的一個戰略決策。

  我國目前還應該看到,我們具備建設製造強國的基礎和條件,我國製造業已經形成門類齊全的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名副其實的製造業大國。我們具備了趕超強國的市場環境和各種資源條件。

  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智慧製造裝備、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以及高技術傳播、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設備,還有農業機械裝備,這十大重點領域要制定滾動性的綠色製造目錄,併發布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引領和聚集社會資源,推動優勢和戰略産業的發展。實施好“中國製造2025”,要堅持創新驅動,堅持品質為先,堅持綠色發展,堅持融合發展,堅持人才為本。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魯春從:

  資訊經濟應用佔GDP比重已達19.3%

  網際網路為什麼能夠滲透到各行各業,為什麼不談“電信網+”,是因為網際網路有基本優勢,規模優勢、扁平優勢、便捷優勢、積聚優勢和普惠優勢。

  “網際網路+”可以看作是資訊經濟應用部分的核心內容。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初步測算結果表明,2014年我國資訊經濟總量突破16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26%。其中,資訊經濟生産部分規模為4.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6%,佔同期GDP的比重為6.8%;資訊經濟應用部分規模為11.9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4.8%,佔同期GDP的比重高達19.3%。

  當前,我國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關鍵歷史時刻,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需要有更為強大且持續的支撐力量。資訊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正在成為經濟品質提升和增強産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我們需要根據資訊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結合我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新環境和新要求,凝聚政府、企業和社會共識及力量,確定戰略思路和重點任務,積極構建資訊經濟生態系統,大力推進資訊技術研發與應用,積極推進資訊資源開放與共用,努力完善體制機制和制度環境。

  貴陽市副市長徐昊:

  貴陽要打造全球首個免費Wi-Fi城市

  數據是指在新一代資訊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的支撐條件下,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所有的活動及其相互關係的數字化描述。大數據會成為新經濟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而引領整個新常態。

  “網際網路+”時代,為貴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所以,新常態就是新機遇。我們現在正處於由網際網路時代進入大數據時代的門檻上。

  大數據框架下的政府治理模式的變化,是現代政府的治理,強調多元化主體,強調民主性,強調平等參與性和強調互動性,這個是我們對於新的時期政府治理的特徵的一個理解。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首要的問題就是要打破資訊壁壘,連接數據孤島,讓政府的各個部門之間,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用,實施高效的聯動。政府用數據説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

  貴陽打造六、七、八、九四個系列大數據,就是要實現項目化、産業化。數據城市的一個基礎,我們稱之為大數據的基礎平臺。用全域免費公共WiFi系統,這樣一種免費模式打造全球第一個免費WiFi城市。同時,成立大數據交易所,開展大數據的眾投工程。把數據資源放在“眾投工場”的平臺上進行開放,用資源去尋找資本,用資本來發掘資源,我們稱為“眾投工場”。從機制上來破除數據壁壘的問題。

  我覺得大數據時代下的政府治理,頂層設計時不我待。運用大數據來加強政府治理能力建設這個事情,已經是勢不可擋的必然。還有,數據的結構化問題和數據的安全問題,都是我們面臨的共性問題。

  奇虎360公司副總裁石曉虹:

  網際網路+時代,更需要有國際水準的網路安全産業

  隨著“網際網路+”的深入推進,網路安全問題的危害領域將不再僅僅局限于資訊洩露、賬戶資金失竊,而是直接影響到公民的生命安全、産業安全等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對網際網路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威脅也將造成更大、更深遠的影響。

  要加快推進本土網際網路安全産業發展,推進網路安全核心設施的國産化,特別是企業級安全産品的國産化和第三方防護與監督力量。首先要提高終端安全防護能力,第一防火牆等網關一定會被穿透,終端看似在網關的保護之下,但實際上已經被推到了攻防最前線。第二,終端是最敏感的探測器,然而在企業網中70%的終端防護産品都是外國産品。第三,幾乎所有網路攻擊都始於終端。從伊朗“震網”病毒,以及目前發現的其他網路攻擊武器,都是針對終端的軟體。要打造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網路安全産業集群,形成網際網路經濟領域一個新的、更強勁的增長點。

  未來,手機將會成為駭客的攻擊目標,一旦被駭客控制,不僅關係到手機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也會涉及到銀行支付甚至一些智慧硬體的安全。

  從2014年以來,360開始逐步滲透至硬體領域,全面著手打造覆蓋硬體設備、作業系統的底層安全生態系統。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楊躍承:

  “雙創”本身就是新業態産生路徑

  今年年初,李克強總理到深圳柴火空間去,引爆了眾創空間。全國網際網路用戶6.4億戶,現在我們真正是處於一個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時代、創業大爆發的時代、創新大繁榮的時代(雙創),打造創業型的經濟,構建一個服務型的政府,是深化改革非常重要的一個嘗試。

  新經濟發展有很多新業態。但是新業態産生的路徑是什麼?我覺得雙創本身就是一種路徑。例如最近美國、英國上百所大學進中國,跟中國的園區搞合作,説明我們的市場有控制力。我們的資本也是有控制力的。小米帶給我們的産業創新,是典型的網際網路+。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催生新業態,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

  新的業態也催生了新的組織形式,現在的雙創呈現的是一種涌現性和生成性的特徵。

  原來我們是比較關注精英的。這一回合的政策措施調整後,公共政策更加強調普惠制,這是個很重要的理念轉變,這是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所以,我們要加快推進包括眾籌在內的支援創業者的政策,擴大眾創群體的規模,發展眾創的公共服務。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楊建華:

  中關村的創投案例和創投金額均佔全國1/3以上

  新經濟的發展,需要一系列更高更新的資源和條件的支撐。新經濟的發展,需要“政産學研用金介”幾大要素構成的協同創新體系的整體推進。

  科技創新源於科技,成于金融。中關村經過20多年的實踐,在創業、創新領域取得了非常令人滿意的成績和經驗。比如,在全國披露的創投案例和創投金額中,中關村均佔了全國的1/3以上,去年都超過了40%;活躍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的家數目前統計是超過1000家,總量超過2000億美元。

  不過,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中年收入在2000萬元以下的能夠拿到銀行貸款的只有3%,企業從銀行拿到的間接融資的成本是經過了若干道程式以後的成本,大致在8%到12%;如果是從P2P,或從民間信貸拿到的錢,有人統計過,最低要15%,最高能到77%,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成本。這個成本如果不降下去,新經濟的發展,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發展都會面臨重大的問題,我們的大眾創業也會面臨重大困難。

  科技金融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板塊,第一大板塊是以科技信貸為主要內容的間接融資;第二大板塊是以創業投資為主要內容的直接融資;第三大板塊是以多層次為主要特徵的資本市場。從政策的角度來講,希望進一步放寬科技型、新經濟特徵比較明顯的企業,在創業板開專門層次(板塊),在註冊制實施後不要對這些企業進行數量限制,以切實推動資本市場更好地支撐新經濟的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