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專家:后土地財政時代 城市建設模式將發生變革

  • 發佈時間:2015-01-10 16:18: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城市由土地收入支撐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能力,2010年達到高峰後開始退潮。后土地財政時代正在來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專家喬潤令説。

  他是在9日于吉林省白城市舉行的“建設吉林西部生態經濟區高層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

  土地財政與城鎮化推進具有正相關關係。對此,喬潤令表示,2000年至2013年,政府土地出讓收入從596億元增加到4.2萬億元,年均增長38.7%,而土地出讓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也從2000年的9.3%提高到2013年的60.9%,2000年至2013年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約1倍,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近20萬億元,地方政府形成了“吃飯靠財政,建設靠土地”的格局。

  喬潤令表示,隨著國家土地制度改革導向與思路的清晰,土地財政的空間將被大大壓縮,地方政府依託土地融資的空間也將被大大壓縮,“集體建設用地直接入市、農民宅基地有償流轉、工業用地由售改租和減少特大城市土地供應等土地改革新政策表明后土地財政時代正在來臨,中國城市建設模式也將發生變革”。

  喬潤令認為,未來,城市建設模式將由土地財政支撐變為公私合作的“PPP模式”,即政府與社會資本為提供公共産品或服務而建立的全過程公私合作新模式,“政府與社會資本公司將是夥伴關係,利益共用、風險共擔”。

  “PPP模式將提高公共設施服務效率,私人部門引入公共領域,可避免政府操作的超額投資、工期拖延、服務品質差等弊端。”喬潤令説,利用私營合作者擁有的專門技能,公眾能享受到更好的公共基礎設施。同時,社會資本投入公共領域,也為經濟長期發展提供了動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