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專家稱我國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已得到初步遏制

  • 發佈時間:2014-11-24 10:45:3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資料圖)

  去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促進共同富裕。今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分批出臺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實施細則,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一年以來,我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不斷向前推進。收入分配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一個社會應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社會,也應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收入分配改革被寄予厚望。我國目前的收入分配是怎樣一個總體情況?對於頗有爭議的國企收入分配改革應該怎麼改?怎樣科學合理制定收入分配改革細則?就這些問題,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了北京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

  中國經濟網:你之前一直關注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能否介紹一下目前的總體情況?

  李實:收入差距在過去幾年當中,擴大的趨勢得到了初步遏制。從官方數據看,收入差距處在一個平穩的狀態,或者還有可能縮小,主要表現是過去幾年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幅快於高收入人群。比如像農民工的工資增長超過了城市居民增長,相對比較落後的貧困地區收入增長幅度超過發達地區。

  分配不公的問題正在試圖解決,但可能離大家所期望的目標還相當遙遠。雖然城鄉之間收入差距略有縮小,但現有收入差距還是比較大。城市居民收入相當於農村居民收入3倍,這個差距還是很明顯。另外,城鄉之間的差距不僅僅表現在收入水準上,還表現在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上,農村居民在享受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方面和城市居民還是相差甚遠。

  如何縮小城鄉之間差距在很多程度上體現了制度的公平性和政策的公平性,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包括限制壟斷行業收入過快增長。今年中央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準備進一步規範國有企業高管的薪酬水準。從透露的方案來看,對國企高管薪酬可能有一個較大的限制,幾百萬薪酬的情況可能不會再出現了。但限制高管薪酬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國有壟斷行業一般員工的工資也高於市場工資水準,其工資水準也要加以調節。調節壟斷行業員工工資水準還沒有太好的政策措施,行業之間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還沒有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

  此外,對於受賄收入、非法收入這種腐敗收入,從今年反腐的情況來看,應該説有所好轉。如果能夠加大反腐力度,就會從根本上消除腐敗,以及腐敗所帶來的收入。儘管現在這些進步值得肯定,但老百姓的期望更高。所以,很多人還是認為收入分配領域所採取的一些制度改革、相關政策措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中國經濟網: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比是3.03:1,這是十年來最低數,那我們是否可以對城鄉收入差距完全樂觀?還可以怎樣縮小這個差距?

  李實:從過去30年城鄉之間收入差距變化情況來看,城鄉之間收入差距會出現一些波動。比如改革開放初期城鄉之間差距出現過幾年縮小的情況,在90年代中期又出現了幾年縮小的情況。城鄉之間收入差距縮小還是擴大關鍵取決於農民收入的增長情況。一般來説,城市居民收入增長是相對比較穩定的,基本上在7%-8%的增幅,但農民收入增長往往有比較大的波動性。如果農民收入增長超過城市居民收入增長,城鄉之間收入差距就會縮小;反之,差距就會擴大。這幾年農村居民收入增長超過了城市居民收入增長,所以出現了一個縮小的局面。但應該看到,現有差距還是很高,剛才提到的3倍差距在其他國家很少見。另外,這幾年縮小幅度都很小,未來幾年有可能出現反彈。

  這幾年,公務員的工資基本上沒太大變化,事業單位工資也沒發生變化。從明年開始,估計公務員的工資會有所增加,這樣可能就會出現新一輪工資增長。這種情況一旦出現,農民收入如果不能高速增長,城鄉收入差距完全可能有所擴大。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農民收入能不能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

  因此,應該把整個政策的重點放在提高農民收入上。提高農民收入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取消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不僅僅在制度上要實現城鄉戶籍統一,同時要取消與戶籍制度所掛鉤一些制度差別,比如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等等。另外就是引導農村更多勞動力能夠流動到城市,農民能夠有更多選擇機會,到城市以後能夠享受與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務。再有,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建設的投入。農村的整個發展水準相比城市落後很多,包括教育、住房、交通、醫療服務、環境衛生各個方面。再一個就是要給予農村弱勢人群,包括貧困人口,殘疾人,老人、留守婦女兒童更多關愛和關注,能夠提供更多的支援、救助等。

  中國經濟網:國企收入分配改革在收入分配改革中較有爭議。國企薪酬究竟如何去管、管到什麼程度,以及需不要制定一個明確的改革時間表?

  李實:國企改革一個老大難問題,國企高管薪酬的問題已經議論了很長時間,有關政府部門也試圖出臺一些相關的政策措施,但都沒有落到實處。

  國企薪酬制度改革涉及到如何看待國企在整個國民經濟當中作用的問題。應該説很多國企帶有壟斷性,有壟斷地位一定有壟斷利潤。如果國企高管以及員工的收入和壟斷利潤掛鉤,那肯定會帶來收入分配上不合理問題。所以國企改革是讓企業更加市場化,參與到市場競爭,破除壟斷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個可能短期內可能很難發揮作用。

  短期內就需要對壟斷行業國企的高管薪酬進行一些相關的限制。到底限制到什麼程度?國企不是私營企業,不能完全獨立於政府工作人員的薪酬制度。所以,國企薪酬不應該由國企自己來決定,它作為一個企業,它應該有一個多個利益相關方參與決定的機制,利益相關方就是政府、企業,社會團體,民眾等。建立一個多方參與的薪酬決定機制,或者形成一個由社會不同群體參與的薪酬委員會,為國企薪酬調整提供決策依據。

  中國經濟網:10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並強調分批出臺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實施細則。對收入分配改革的細則你有何期待?

  李實:應該説中央高層領導也意識到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過大的收入差距對消費不足會産生直接的影響。高收入人群一般消費傾向比較低,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從擴大消費、促進消費的角度來加強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這和去年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三部委提出的《深入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是連貫的。這個意見出臺以後,再加上去年的三中全會改革方案,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已經進入到議事日程。

  但這些改革意見基本上都還是原則性,沒有提出具體的措施。從原則提出到具體政策措施出臺,可能需要一個過程。再加上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是一個全局性的問題,改革涉及到財政問題、金融問題、經濟結構等各個方面問題,改革本身需要全局統籌,在具體操作上可能需要分期分批落實。從去年開始,各個部委以及各個地區都在研究或出臺一些具體方案。我倒是對這次改革過程抱有樂觀的態度,只要改革方向是正確的,始終盯住抓住不放,根據“先易後難”的原則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改革還是能夠往前推進。

  收入分配改革細則出臺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碰到部門利益的時候可能會拖延下去,這時候高層領導一定要有堅定的改革決心。具體改革措施還可以放在社會當中加以討論以及召開一些多方參加的座談會,通過討論吸收一些公眾的意見。(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敬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