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專家:未來三年經濟增速將逐步小幅回落

  • 發佈時間:2014-10-29 01:22: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當前,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增速放緩、結構改善、轉型加快的“涅槃”期。在産業升級、科技創新、制度變革多重作用下,未來2-3年,中國有望為動力升級、提質增效、持續發展的“重生”積蓄能量。我國處在“三期疊加”階段,經濟發展進入增速回落、結構優化、動力升級、挑戰增多的新常態。近期對增長的容忍度提高,迫切要求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和促改革步伐,經濟運作呈現增速降、結構優、轉型快的特點。

  在去庫存、去産能、外需弱大背景下,傳統行業投資生産信心不足,過去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艱難轉型,經濟增速下行態勢尚未見底。理論上,我國經濟最優增速是就業壓力、金融風險和轉型升級動力之間的平衡點。但現實中這個下限的具體數據很難準確計算。政策操作中只能是保就業和防風險底線基礎上儘快促進升級。因此,在就業穩定形勢下,經濟增速回落的容忍度在提升,政府將政策著力點更多放到加快改革上。穩增長主要是在“三農”、小微企業、棚戶區等“短板”方面,實施一些小劑量精準調控,補短板的同時試探底線。

  儘管下行壓力仍然存在,鋻於穩增長的投資等政策正在推出,目前運作態勢能保持基本穩定。根據往年規律,我國四季度經濟總量佔全年的32%左右,按此計算,2014年GDP名義增長8.6%左右,按照前三季度的1.1%縮減指數計算,全年實際增長7.4%左右。

  未來幾年,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充滿變數,國內有利因素總體大於不利因素。未來2-3年,我國經濟有望在制度變革引領下,實現動力升級、提質增效、持續發展的“浴火重生”。

  首先是下行壓力近期難減。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主要原因在於,部分行業産能過剩,新興行業的拉動作用尚不能彌補,同時房地産行業調整影響上下游産業的生産消費和投資。一是傳統産業産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鋼材價格持續下行,目前只有2011年高峰時60%左右,比年初也下降近15%,保守估計産能利用率在60%左右,水泥、電解鋁甚至煤炭等基礎性傳統行業都面臨産能過剩局面。但由於規模大、資産重、就業多、缺乏國企退出制度和經驗,即使企業生存困難,也要繼續維持生産。轉投其他行業優化配置資産面臨制度、人才、資金等方面制約,因此必然要經歷難度大、時間長的去産能、去庫存過程。這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但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連續負增長。

  二是房地産調整還在持續。近期雖然一些地方放鬆“限購”和貸款,但對購房需求影響還需觀察,多家數據顯示,九月份主要城市房價仍在下跌。考慮到房地産市場的供求、貨幣環境的變化以及明年美國貨幣政策調整的潛在影響,我國房地産市場的調整還將延續一個時期。三是地方融資平臺、國有企業和影子銀行發展等積累的金融風險,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化解。

  其次是政策空間依然明顯。一是改革釋放活力並將促進經濟增長動力升級。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圍繞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年來市場主體、生産要素、市場環境、市場秩序等改革進展順利,隨著未來幾年更多改革措施的推出和實施,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將加快形成,體制機制的完善將最大限度發揮市場活力,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制度變革將促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經濟增長動力從要素投入和簡單貿易轉向的效率提高。

  二是調控方式和思路不斷創新。“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既是調控政策自身的完善,也有利於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財政收入增速雖然回落,但總體債務率不高,且地方債將規範,預算改革約束不必要支出,政府間及其與市場間事權劃分,財政政策穩增長空間仍然不小。

  外匯佔款增速放緩為降低存款準備金等政策贏得主動,CPI持續低於存款利率、PPI負增長等給寬鬆貨幣政策預留了空間,SLF、PSL、定向降息降準等政策創新提高貨幣政策的精準度。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和完善,將降低杠桿率,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規範金融監管,促進金融結構均衡,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三是法治增強政策效力。四中全會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財稅、金融等方面的立法進程有望加快,為財政貨幣政策構建更完善的機制、決策和效果評估框架,將為增強政策效力、進而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供法治保障。

  再次是戰略佈局拓展發展空間。一是能源革命將加強能源安全和經濟安全。能源供給革命要求能源結構多元化、低碳化、可再生、高效率、低成本,預計“十三五”末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15%左右。能源體制和能源消費領域的革命將使得能源價格降低,在降低經濟發展成本的同時,緩解資源緊張和環境壓力,擺脫過度依賴國外的局面,有利於帶動經濟競爭能力的提升。

  二是“一路一帶”等戰略的實施將促進經濟更加均衡。這一戰略對國內中西部省份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發展,以及加強沿線國家貿易、金融、投資、基礎設施領域的互補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在避免被遏制的同時,擴大了自身發展空間。多個新國家級新區已經獲批,上海自貿區經驗不斷成熟,高鐵外交帶動出口增加,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周邊國家互聯互通提供融資。這些將帶動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提速,與周邊國家經濟合作加快發展。

  三是新型城鎮化。未來幾年仍能保持每年1個百分點左右的城鎮化率的提升,按進城1個人帶動投資10萬元計算,每年將增加近萬億元的投資。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將更加強調人口的就業,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網際網路、節能環保産業等現代産業將因此提速。

  結合過去幾年發展成績,要實現十八大確定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未來幾年我國經濟需要保持至少6.8%的增長。考慮到隨著經濟規模增大經濟增長難度增加的規律,預計未來3年我國經濟增速將保持逐步小幅回落態勢,但2017年仍有望保持7%左右。預計未來物價將保持基本穩定,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活力釋放帶動就業穩定增加,國際收支進一步趨於平衡。

  清華大學研究員 陳德勝

  國家資訊中心 李洪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