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外媒:中國樓市再鬆綁 “大城小鎮”反響不同

  • 發佈時間:2016-02-04 13:5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央行和銀監會2日聯合發佈消息,將非限購城市首套房房貸首付降至最低兩成。樓市新規能否穩住樓市,並拉動中國經濟?外媒稱,“大城小鎮”或將反響不同。

  2日公佈的樓市新規被外媒認為是中國樓市系列寬鬆政策的延續,標誌著房地産業打響“去庫存”攻堅戰。

  《日本經濟新聞》在題為《中國房地産還能拉動經濟嗎?》的報道中稱:房地産業復蘇勢頭稱不上強勁,阻礙行情復蘇的是累積的大量庫存。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援引國際地産服務機構“Savills”的研究數據報道稱,全球房地産總值在2015年已達到全球GDP的2.7倍,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房地産總價值佔世界房地産總價值的四分之一,而與此同時,中國總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在研判樓市新規的刺激成效時,外媒認為,“大城小鎮”或將呈現不同效果。

  彭博社報道稱,相信新一輪的寬鬆政策會對樓市“去庫存”有效。同時也分析稱,中國樓市“去庫存”主要寄希望於重要城市的購買力,但與大城市相比,小城居民“貸款買房”的意願和能力往往更弱。

  《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也指出,中國政府此前為打擊泡沫採取的房貸限制等政策,在房價高企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發揮了作用,但是在被稱為“二線城市”的眾多地方,樓市行情的兩極分化日趨突出。

  《聯合早報》的報道稱,如何消化高庫存,不僅是開發商面臨的難題,也是地方政府頭疼的問題。該報道認為,降低首付、繼續降準降息、調整稅費等政策,可能只在一線城市起到實際效應,對三四線城市購房者來説並無實際意義。要達到真正去庫存的目的,必須在三四線城市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當地常住人口。

  外媒還關注到中國樓市鬆綁可能引發銀行業連鎖反應。

  財經專業網站DailyFX報道稱,在經濟增長放緩背景下,中國銀行貸款業務萎縮,新政策除幫助房地産市場回暖,還鼓勵銀行放貸。

  英國《金融時報》3日也刊文指出,與房地産問題密切相關的銀行問題沒有得到輿論的充分討論。文章指出,除房地産相關貸款外,房地産抵押在中國金融系統地位也極其重要。房貸放鬆之下,可能帶來房地産行業的“去杠桿”之痛。如果不是從購房者角度思考優惠幾何,而是從銀行角度來看,新政策下銀行放貸杠桿其實在加大,風險度也相應上調。

  該文章還稱,如果從買房者角度理解中國房地産,很容易得出風險可控的結論,畢竟中國人偏好房地産,而過去十年中國地産的回報率也反證了價格的合理性。但房地産企業的狀況並不樂觀,價格起伏往往掩飾了量的堆積。房地産是否堪當轉移杠桿的重任?該文章認為,“泡沫散去之前保持警惕,永遠都不算早。”(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