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臺媒:中俄印3大國經濟戰略對接對衝TPP消極效應

  • 發佈時間:2015-12-21 18:50: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12月15日上午,上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四次會議。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台灣《旺報》21日文章,原題:上海合作組織重塑歐亞大陸新動力 本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14次會議在河南鄭州舉行。這是繼7月烏法峰會後,又一重要會議,對於全面提升上合組織各個領域合作水準、深化歐亞地區經濟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基於當前國際戰略環境和大國關係,上合組織可能重塑歐亞大陸未來景象,已初露端倪。

  在烏法峰會上,各國元首們規劃未來發展,通過《上合組織至2025年發展戰略》,為下階段發展指明方向。尤引人注目的是,峰會另通過了啟動接受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程式等決議,給予白俄羅斯觀察員地位,給予阿塞拜然、羅馬尼亞、柬埔寨和尼泊爾對話夥伴地位。不論合作深度還是廣度,都邁出歷史性的一步。

  鄭州首腦理事會議主要議題為“研究上合組織框架內經貿、投資、金融、交通和人文合作的現狀、前景和發展措施”。

  區域經濟合作是最大亮點之一。在15日大範圍會談時,李克強提出,上合組織重點打造6大合作平臺,即築牢安全合作平臺、搭建産能合作平臺、加快建設互聯互通合作平臺、創新金融合作平臺、構建區域貿易合作平臺、打造社會民生合作平臺。顯然,上合組織已經從安全合作為主“外溢”到廣泛的經濟合作。

  上合成員國之間的良好政治意願,是構建區域經濟合作新框架的基礎,與取得成效的基本保障。中俄兩大國是驅動上合組織發展的兩個輪子。

  中俄印經濟戰略對接

  大陸積極尋求與各國經濟發展戰略的對接,也是能夠構建這一地區經濟合作框架的重要原因。俄逐漸支援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同意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同意中俄兩國共同與第三國的經濟戰略對接。

  這一舉措將以貿易便利化、産能合作、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等領域合作為優先重點,將區域合作推向更深層次,並積極吸引觀察員、對話夥伴參與合作。

  外部壓力的推動給上合組織構建區域經濟合作提供了外生動力。美國力推的TPP將歐亞大陸3個大國(俄羅斯、中國、印度)都排除在外,事實上構築了經濟合作的堡壘,促使未來的經濟秩序朝著集團化的方向發展。為此,中、俄、印都不得不有所應對。

  大陸除了與多國達成雙邊自由貿易區,也在尋求更大範圍的經濟合作空間。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力推與各國達成自由貿易區。印度已表達有意與歐亞經濟聯盟加強關係,以商定研究簽署自貿協定的可能性。隨著印度將要加入上合組織,中、俄、印3個大國的經濟戰略對接,加上其他成員加入,無疑將可能對衝TPP的消極效應。

  推動上合組織內的區域經濟合作,將助力大陸實現一帶一路的經濟合作。一帶一路的6條經濟走廊,其中有5條涵蓋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內,大陸有必要也有動力積極地在上合組織的多邊框架內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而將此次會議的舉辦地選在河南鄭州,大概是由於從鄭州出發的“鄭新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某種標識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