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英媒:身份證號碼在中國被濫用

  • 發佈時間:2015-11-13 14:03:21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聶日明  責任編輯:王斌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11月12日文章,原題:身份證號碼濫用之憂 中國快遞11月1日起開始實行實名制。相關文件要求,除信件等以外的快件,一律要對寄件人的身份資訊比對核實後方可收寄。其初衷是為社會安全著想,但實施起來問題並不少。

  實名制的核心不在於填寫身份證號碼,而在於KYC原則,即收件員(或銀行櫃員)充分知曉客戶是誰,這不僅要記錄號碼,還需核對照片、識別證件真假,了解當事人是否是自願辦理業務。銀行是KYC原則落實相對徹底的機構,辦理一筆開戶銷戶業務所費時間驚人,快遞業若要落實實名制,能否承擔起這個成本?

  其實,單就快件是否存在危爆品等安全隱患而言,問題並不在身份核驗,而是收寄驗視責任。這種“實名制”除了增加快遞公司負擔、讓寄件人隱私有洩露的可能,或許毫無用途。

  更大問題在於身份證號碼的濫用。各種政府機構簽發的證件都直接採用身份證號,如社保號、機動車駕駛證號、個人納稅號等。銀行、電信、不動産權、婚姻等個人核心財産登記也都和身份證號綁定。日常生活中,住酒店、乘飛機火車等,無不需要身份證登記。其使用已氾濫到去政府或寫字樓辦事,門口保安也會要求出示並暫扣。

  在中國個人隱私保護如此落後的今天,個人處境恰如《三體》中的黑暗森林,只求不暴露坐標。掌握一個人的身份證號碼,意味著可查到其財産狀況、學歷學籍等資訊,個人等同於透明。這種情況下,政府應嚴格限制其被濫用。在快遞業如此開放、分散,從業人員流動性極高且資質要求較低的情況下,更應謹慎從事。(作者聶日明為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