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海外輿論挺中國經濟五理由:中國經濟韌性強

  • 發佈時間:2015-08-24 14:11: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杜靜  責任編輯:張少雷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近來,股市波動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調整備受關注,部分人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又有抬頭趨勢。不過,一些主流國際媒體和學者給出了應該繼續看好中國經濟的五個理由。

理由一:經濟增速仍讓世界艷羨

  美國《時代》週刊網站刊文説,中國經濟增速有放緩沒錯,但是增長速度依然讓發達國家艷羨。與此同時,中國仍在向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方向邁進。

  經濟規模令人印象深刻,但經濟活動的增長速度才跟令人吃驚。在2000年,中國進出口額佔到全球商品交易總額的比例是3%。到2014年,這一數字已超過10%。

  

理由二: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認為,很多人忽視了現在對中國GDP貢獻最大的是服務業這一事實。“持懷疑態度的人並未充分意識到中國在向新的經濟增長模式轉型過程中取得的進步,中國經濟不再僅依靠擴大工業産值、投資和出口,而是更多地依靠擴大個人消費支出。”

  2011年至2014年,服務業在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中所佔的比重增長了4個百分點,達到48%,同期工業産出佔中國GDP的比重降至43%。而10年前,工業佔中國GDP的比重為47%,服務業僅佔41%。這是一個顯著的變化。

理由三:仍是“世界工廠”,也要成為“創新中心”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一份題為《中國對全球創新的影響》的報告指出,中國現在在兩個領域的創新領先世界,那就是電腦産品和製造程式的改善。以騰訊為例,2014年,該公司來自每個用戶的平均收入為16美元,超過臉書(FACEBOOK)的10美元。騰訊的大部分收入來自線上游戲、社交平臺虛擬産品銷售等。

  微軟公司亞太研發集團負責人洪小文認為,中國在兩個領域進步尤其明顯——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從移動支付角度來説,將有更多的創新來自中國。”洪小文説,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移動支付方面正從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那裏獲得啟示。“矽谷巨頭向中國的新貴學習,幾年前沒有人會想到這一點。”

理由四:中國經濟韌性強

  《時代》週刊的文章説,雖然近期資本外流等狀況較為明顯,但是中國過去數十年間積累了豐厚的外匯儲備。最新數據顯示,在連續數月流出的情況下,中國外儲的規模依然接近3.7萬億美元。

  社會政治環境穩定同樣是外界看好中國經濟的主要因素之一。他們認為,中國政府的反腐行動和其他一系列行動將重塑市場信心,改革之路開弓沒有回頭箭。

理由五: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

  《時代》週刊的文章説,中國最近20年來一直在全球各地投資:在非洲的投資額從2008年的70億美元猛增到2013年的260億美元;在拉美,中國已經承諾在未來的10年裏投入2500億美元。這些投資能夠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文章説,中國發起了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倡議。未來,中國將繼續資助海外的基礎設施項目並贏得讚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