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外媒:金磚國家的真實競爭力

  • 發佈時間:2015-07-16 10:11: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英國金融時報網16日發表瑞士聖加侖大學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教授西蒙-J-伊夫耐特為該報撰寫的題為《金磚國家的真實競爭力》的文章。

  文章説,眾所週知,近年來金磚國家在出口方面的表現令人失望。人們沒有充分了解的是,這五個國家的政府為促進出口做出了巨大努力。事實上,一旦把這些政府採取的措施考慮進來,金磚國家近年的出口表現看上去就更加糟糕了。這便引發了一個問題——金磚五國的出口競爭力難道比預想的還要糟糕嗎?

  今年5月底,經合組織發佈了主要貿易國家(包括金磚五國在內)第一季度的進出口數據。數據顯示,以美元計,金磚五國的出口總值均在下降。更糟糕的是,巴西、印度、俄羅斯、南非的出口在過去4年裏基本上都停止了增長或者出現嚴重惡化。而中國的出口自2014年年底也進入了增長平臺期。

  金磚五國不遺餘力地人為刺激出口。它們加入了出口融資遊戲。英國《金融時報》最近報道稱,中國的出口融資在5年內增加了3倍,達到4000億美元(美國的出口融資還遠不到500億美元)。

  今年5月12日,一項關於加大俄羅斯國有開發銀行對出口商支援力度的議案被提交到俄羅斯議會。印度則設立了一些面向特定貿易夥伴國的專項資金,使用這些資金的條件是購買印度産品。巴西近年採取了九項措施來促進出口融資。較少人知道的是,金磚國家還採取措施通過全國性稅收政策刺激出口。巴西和印度都實行出口退稅制度。事實上,由於巴西的稅收優惠政策成本過高(相當於出口商品總值的3%),該國財政部長一直試圖控制退稅規模。2014年5月,南非擴大了通過公路和鐵路運輸的出口商品的零增值稅計劃。

  實際上,根據全球貿易預警組織的記錄——我是該組織的協調員——自2008年11月起,金磚五國實施了超過75項出口補貼和財務激勵措施。這些激勵措施損害了與它們在相同外國市場競爭的貿易夥伴國的利益,以此擴大金磚國家出口商品的市場份額。不過,外資企業在金磚國家境內設立的子公司也有機會享受這些激勵措施——因此,這些措施不能單純地被視為是在幫助新興市場國家的企業與西方企業競爭。全球貿易預警組織的最新報告揭示了這些出口激勵措施在全球的影響範圍。該報告利用詳細的産品和雙邊貿易數據,計算了每一個國家的出口商品中,在市場上(包括國內和國外)與來自金磚國家的産品競爭的出口商品所佔的百分比——金磚國家的出口商品和服務可以享受政府優惠政策。

  結果如地圖一所示。許多國家超過四分之三的非大宗商品出口面臨金磚國家享受補貼的同類産品的競爭。與來自至少一個金磚國家有補貼的商品相競爭的出口商品(非大宗商品)所佔的比例,2015年有關金磚國家出口激勵措施的影響的證據也越來越多。國際發展研究基金會的學者表明,中國的出口增值稅退稅率每提高1%,出口額就上升6%。不久前,我和約翰尼斯-弗裏茨發現,2009至2013年間,金磚國家出口激勵措施是導致欠發達國家出口額少31%的主要原因。考慮到金磚國家出口激勵措施的規模和可能的影響,它們近年來糟糕的出口表現就更讓人震驚了。如果再把近年來一些金磚國家大幅的貨幣貶值考慮在內,那麼分析家們或許該重新審視他們之前對金磚國家競爭力的看法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