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社科院專家:金磚銀行和金磚國應急儲備初具規模

  • 發佈時間:2015-07-13 16: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2015年7月7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在俄羅斯烏法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此次峰會。

  7月9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在俄羅斯烏法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領導人出席會晤。這是習近平主席連續第三次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主題為“金磚國傢夥伴關係——全球發展的強有力因素”。

  對於金磚國家而言,這既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説時機壞,是因為全球經濟低迷,金磚成色大減。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後,全球經濟進入了一個較長的調整時期。發達國家徘徊在蕭條的邊緣,迄今僅美日經濟略有好轉。而新興經濟體同樣經歷了動蕩,但原因各不相同:

  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因外部市場萎靡,出口引擎已明顯動力不足,而提振內需、産業升級又無法做到一蹴而就,於是中國經濟就在不斷下行中開始了它的“新常態”之旅。

  印度則由於自身存在的政策瓶頸、基礎設施瓶頸,一直以來不得不在通脹與增長間艱難地保持著平衡,為此呈現出來的就是明顯的經濟週期性特徵。而國際油價飆升、出口市場低迷令印度經濟雪上加霜、在週期的谷底探得更深,直至4年後借國際油價回落之機才得以回到增長快軌上。

  俄羅斯、巴西和南非作為資源出口大國,經濟一直隨著世界大宗物資價格的波動而漲漲落落。當前又以俄羅斯最為困難。2014年國際油價大跌、再兼烏克蘭危機後西方的兩波制裁,俄羅斯盧比暴跌、物價飛漲,經濟實際已陷入衰退。

  説時機好,是因為此時五方合作動力最強、外部阻力最弱,金磚國家合作適逢難得的機遇。

  中國開始推進新一輪的對外開放戰略,“一帶一路”倡議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即通過構建亞洲地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方便區內資本流動和産能合作,最終打造一個亞洲大市場。為此中國需要周邊大國印度、俄羅斯等的合作。而俄羅斯遭逢西方制裁、G20上的冷遇和國內的經濟困境使它的領導人更看重任何西方之外的友好的力量。

  另一方面,中俄印又都對現存國際體制不滿,一直在各類國際組織中爭取更大的發言權,但它們改革國際組織的呼聲一再碰壁,因而更傾向於選擇以集體的力量從週邊施壓。當前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自身問題重重、自顧不暇,因而也就降低了金磚合作被分化瓦解的可能。亞投行甚至能吸引美國曾經最堅定盟友英國的參加,這本身也説明瞭西方早已不是鐵板一塊,新生的組織正在凝聚新的希望。

  金磚銀行和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初具規模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下稱“金磚銀行”)和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是金磚國家取得的最為顯著的成果。金磚國家從最初只是高盛公司提出的一個概念發展到一年一度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迄今已舉辦了六屆,尤以2014年五國簽署成立金磚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的協議最為引人關注。金磚銀行,將著眼于長期發展融資,為金磚國家及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援;而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著眼于金融穩定,在成員國面臨國際收支壓力時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援。

  有趣的是,金磚國家也都成為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創始成員國。金磚銀行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主要區別是,前者為世界性的、綜合性的金融機構,而後者更強調地區性和專業性。金磚銀行5個成員來自五大洲,未來投資方向雖向基礎設施項目傾斜但不僅限于基礎設施項目;亞投行雖然成員亦來自不同地區,但顧名思義,仍將全力投資于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項目。

  自上屆峰會已過去一年。金磚銀行規則已制定並獲各國立法機構批准認可:金磚銀行創始成員為金磚5國,成員資格向聯合國成員開放。銀行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500億美元,在5個創始成員間平均分配,實繳比例為20%。金磚銀行總部設在中國上海。金磚銀行行長在創始成員國中按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中國的順序輪流産生,除産生行長以外的每個創始成員國至少應産生1名副行長,行長和副行長任期5年(首屆副行長任期6年)。

  首任行長人選也已確定,為印度提名的卡馬特先生。金磚銀行將在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期間召開首次理事會會議,正式任命行長和副行長,同時組建多邊籌建秘書處並制定銀行的戰略規劃和各項業務政策等。各方將爭取推動金磚銀行于2015年底或2016年初啟動運營。

  這一年中,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的籌建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各方的出資比例、運轉方式都已明確。中國出資410億美元,巴西、印度和俄羅斯各180億美元,南非50億美元。按照出資比例,各國的投票權中國為39.95%,巴西、俄羅斯、印度各為18.10%,南非為5.75%。

  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採用雙層治理與決策機制:由部長級理事會以共識決定戰略性問題,由常務委員會以共識或簡單多數票決定操作性問題。其中,互換申請及展期申請按簡單多數票決策審批。應急儲備並不要求國際儲備的直接轉移,只有在有關國家提出申請,並滿足一定條件時,其他成員國才通過貨幣互換提供資金。

  金融合作先行,推進金磚國家經濟互補

  在本屆烏法峰會上,金磚國傢夥伴關係將繼續在政治和經濟兩個方面得到深化。在政治方面,俄羅斯作為東道國,必定要提出一些它所關注的議題。出於反西方制裁的考慮,它將強調尊重聯合國安理會主導的戰後國際安全秩序,同時要求國際關係更為民主化。這看似矛盾的主張實際是糅合了各方不同利益的結果。中俄兩國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成員,否決權在握,絕不會輕言放棄,而巴西、印度和南非又是正積極申請入常的國家。

  在經濟方面,各方近期目標一致,更有可能取得實質性成果。本次峰會通過制定《金磚國家經濟夥伴戰略》,將為金磚國家未來幾年的經貿合作制定規劃藍圖,以推動金磚國家繼續向著建設“一體化大市場、多層次大流通、陸海空大聯通、文化大交流”的目標邁進。西方的制裁讓俄羅斯更“看向東方”,發達國家經濟的不景氣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也令金磚國家更加重視構建它們相互間以及與更多發展中國家間的經貿網路。

  以構建金磚銀行和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這種金融先行的方式來推動金磚組織的務實合作,使得金磚國家從金融先行的過程中培養了專業隊伍、收穫了合作的信心。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印度經濟開始復蘇,金磚5國經濟互補性越來越突出,各方也都意識到,中國的資本和優勢産能、印度潛在的製造能力以及其餘3國的豐富資源,只有通過互聯互通、一體化的大市場才能最大化地開發利用。那麼自貿區(FTA)或者全面經濟夥伴關係(CEPA)將會被提上議事日程。

  總之,金磚國家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都正慢慢超出人們當初的預想,峰會也變得越來越令人期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