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中俄貿易額急劇下跌 俄媒稱或因多年積累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7-15 07:3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中俄貿易帶來了令人不快的意外消息。在長期增長之後,中俄貿易額 2015年急劇下跌。按照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上半年中俄貿易額達到 311億美元,同比減少將近三分之一。中國對俄出口下降幅度尤其大,是俄羅斯對華出口下降速度的 1.5倍。

  據俄羅斯《晨報》網站7月13日報道,其中,中國對俄出口同比下降36.2%,達146億美元;俄羅斯商品對華出口下降23.9%,為165億美元。

  報道説今年6月,雙邊貿易額僅為60億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中國對俄出口28.5億美元,同比萎縮34.2%;俄對華出口下降3.4%,為32億美元。

  據俄羅斯衛星網7月14日報道,專家們認為,俄羅斯貿易下跌是暫時現象。他們認為,這一事故完全是可預見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價格下跌和西方制裁引起俄羅斯金融經濟形勢惡化,後果是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降低。中國經濟出現增速放緩且轉入新常態的新現象也加劇了俄羅斯的問題。中國經濟轉入新常態指的是把重點偏移到發展內需和服務業上。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博士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説,這只是表面現象,另外還存在數年來積累起來的深層次問題。首先是中俄貿易額結構的扭曲,在中國出口中佔主要份額的是機電産品,在俄羅斯出口中佔主要份額的是原料産品。其次,中俄相互投資額極小。他認為,俄羅斯加入中國新的經濟倡議有助於擴大投資合作的地平線。

  報道稱,在這方面,中國建議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議就顯得極其重要,規定在俄羅斯境內建造基礎設施和實施共同項目,包括建設從中國經俄羅斯通往歐洲的高鐵,以及中國在公私伙伴關係(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的原則上參與發展俄羅斯遠東地區。中俄領導人今年 5月批准的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項目對接對各方都有好處。

  中俄經貿合作中心負責人謝爾蓋 ·薩納科耶夫?同意,俄羅斯商界應該尋找中國出口新的增長點,雙方應該尋找互相投資的新領域。他説,俄羅斯經濟中存在整整一系列部門,讓中國商界力爭在那裏佔據一席之地。

  "這指的是加工業項目,以及同新材料和高科技有關的項目。建築項目的前景也非常好,包括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在內的中國特大型公司打算在俄羅斯各地區建設經濟適用房。中國大型投資商赴俄可能大大充實中俄雙邊貿易額"。 報道稱,薩納科耶夫認為,中俄貿易中的熊勢在今年年底前就可能被正面趨勢所代替。但他強調説,只有在夥伴們從品質上充實雙邊貿易取得突破的情況下,雙邊貿易才有可能進一步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