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港媒:中歐合作為惠及三方鋪路 讓全球受益

  • 發佈時間:2015-07-06 13:35: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葛衝  責任編輯:王斌

  

        當地時間6月30日下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同法國總理瓦爾斯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 劉震 攝

  中新網7月1日電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9日在對法國訪問前夕,在《費加羅報》發表文章提出,中法合作要互利三贏,樹立“南南合作”與“南北合作”新模式。香港《文匯報》1日報道稱,專家指出,中國現在不僅僅是希望中歐通過合作實現雙贏,而且希望通過中歐合作為中國産能與裝備製造走向全世界,惠及三方鋪路,進而推動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繁榮,讓全球受益。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俊傑指出,目前由於歐盟方面經濟處於低迷狀態,更是由於希臘債務危機引火燒身,使整個歐元區經濟下滑,現在對於歐元區的投資包括融資都缺乏信心。同時,中國經濟進入到深度的産業調整當中。在這種情況下,中歐都需要有一個合作的動力、合作的紐帶,能夠使雙方的經濟重振旗鼓,推動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繁榮。

  創意結合實現三贏

  在趙俊傑看來,通過“一帶一路”和産能合作,可以把中國中高端的産能技術,包括製造業、裝備、管理經驗,還有廉價勞動力等與歐洲聯繫起來,把中國初期工業化和發達國家後工業化創意結合,進而在此基礎之上再向第三方,包括向印度、向巴基斯坦,甚至向非洲、向拉美進行延伸,最終實現三贏。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健認為,未來中國和歐洲國家的合作會從純粹的買賣關係向産業內部,或者説向産業鏈的合作發展,尤其是中國和歐洲的産業合作有非常大的潛力,因為中歐之間在産業結構方面的互補性很強。比如説,中法在産能方面開展的第三方市場合作,雙方已共同投資在英國修建核電站的項目。中法可以在這個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把這個經驗和模式進行推廣。

  趙俊傑指出,不僅中歐要通過合作實現雙贏,而且要通過中歐合作,把歐盟的高端製造業的技術和中國的中端、低端製造業的要素,甚至把中國的高鐵技術、航空航太高端技術結合起來以後,把中國的閒散資金和相對比較低廉的勞動力,與歐洲智慧財産權,包括專利技術結合起來,向全世界推廣,進而惠及三方,讓整個世界受益。(葛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