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日媒:每個有抱負的中國官員必備4種素質

  • 發佈時間:2015-04-02 10:01: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3月31日文章,原題:每個有抱負的中國官員必備的4種素質 中國的改革正進入“深水區”。原因在於所有簡單的改革都已實施,而剩下的改革將極具挑戰性。若官員袖手旁觀或陽奉陰違,改革將無法實現。應對此類狀況的最佳策略是培養和提拔具備下列素質的官員。

  第一種重要素質是理想主義。鋻於中國在過去30年來通常對政治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這種説法或許看似有些怪異。過去,中國用GDP增速評估官員,這為中國帶來燦若星河的經濟表現,但也導致社會不公和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但如今中國正進入新的發展期,因而急需新理念、新模式和新的政治文化。各級官員必須適應這種新現實。這雖並不容易,但對中國的未來發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種重要素質是勇氣和敢於擔當。無論在中國或其他地方,改革絕非易事,必定涉及權力和資源再分配,所以必有贏家和輸家。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已催生出形形色色的強勢利益集團。這意味著從事改革的官員將面臨各種威脅甚至切實危險。缺乏勇氣和決心的中國官員,將只會尋求自保而非努力推行惠及大眾的改革。

  另外一種至關重要的素質是保持清廉。隨著中國的反腐鬥爭逐漸深入,這一點顯而易見。貪官對中國發展的負面影響毋庸贅言。當然,鋻於中國貪腐問題的複雜性,反腐將是長期過程。即便如此,培養和提拔清廉官員是朝該方向邁出的極其重要的一步。

  最後但同樣關鍵的一點是,中國迫切需要具有全球思維的官員。原因非常簡單。中國是潛在的超級大國,不僅需要了解本地區,還必須了解全世界。過去30年,中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方;如今該是中國為全球化和全世界做貢獻的時候了。不幸的是,中國官員雖然經常出國但大多缺乏全球視野。這是中國仍缺乏軟實力的部分原因。若新一代的中國官員——謙遜、深諳國際事務且擅長跨文化交流——在未來20年內崛起,那麼中國成為軟實力大國的希望就將大增。

  現在説制度對發展至關重要無異於陳詞濫調。人們經常忘記官員是制度的執行者和改變者。倘若沒有合適的官員,制度就無法發揮效用。這適用於任何國家,尤其是中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