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美媒:看好中國 2015年經濟增長復蘇具備七大動力

  • 發佈時間:2015-01-06 08:25: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彭博新聞社網站1月5日文章,原題:看好中國:2015年增長復蘇會來自哪 中國領導人力求經濟轉型。對於能促進2015年經濟結構調整的快速政策改革,經濟學家和分析人士目前關注七個領域。今年這些領域很有可能助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內需活躍。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稱:“2015,中國能抑制經濟減速所産生的不利影響,同時不會造成可怕的硬著陸。內需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活躍起來。”

  石油順勢。高盛集團前亞洲區副主席肯尼斯·柯蒂斯認為,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使中國成為“大贏家”。中國可以省下買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錢,便宜地增加戰略能源儲備。

  能源市場變化。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史劍道表示,油價衝擊也為能源市場化改革提供了“絕佳契機”。中國可能會採取措施,通過減少或取消補貼的方式,提高能源行業的效率。

  戶籍改革。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高路易説,中小城鎮戶籍制度的放開和福利改革有助於降低預防性儲蓄,並刺激消費。

  私有化浪潮。德意志銀行稱,地方政府尋求卸下資産,這可能會掀起一輪私有化。該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張智威和奧德蕾·史(音)稱:“這應該有助於促進生産力,改善增長前景。”

  外部環境有利。高盛集團稱,中國想要引入市場化改革,2015年會有更有利的環境,因為發達國家經濟廣泛復蘇會促進出口。

  不會發生的。經濟增長放緩後,上升潛力的關鍵是債務和勞動力市場狀況良好。瑞信經濟學家陶冬説,發生少量違約是有可能的。但政府和央行似乎正在想方設法讓流動性在系統內流轉起來,使違約難以掀起大風浪。美國財政部前官員洛文傑稱,隨著服務業增長加速和勞動人口萎縮,中國可以在增速較低的情況下創造就業。(喬恒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