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英媒:美國量化寬鬆是新興市場“刀頭之蜜”

  • 發佈時間:2014-11-03 10:5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長達六年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既給新興市場帶來了稍縱即逝的回報,也為其帶來了更為持久的傷害。

  美聯儲接近4萬億美元規模的買債計劃,只是臨時性地抬高了許多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率;與此同時,也催生了一波信貸熱潮。如今美國已經宣佈停止量化寬鬆,新興市場驀然發現自身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負債很高,卻又難以提高産出以償還貸款。

  在23個新興市場中,有17個國家和地區的民間債務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率遠高於美聯儲出臺QE前的平均水準。

  這種現象在亞洲小型、開放的經濟體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香港總信貸規模相當於GDP比率激增至250%。新加坡的比率則升至近140%。有九個發展中經濟體的政府貸款規模大幅上揚。捷克公共債務相當於GDP比例為40%,較QE推出前的平均水準高出一倍。馬來西亞政府債務相當於GDP比例增加了10%。

  經濟增長率上升也許是擴大借貸規模的理由,不過這個條件在2010年下半年時就不成立了。在23個新興市場中,大約一半國家和地區的平均經濟成長率遠低於QE推出之前——其中包括俄羅斯、泰國和南非。

  量化寬鬆幫助發達經濟體避開長期滑坡,但未能提振這些富裕國家的需求。一旦美國財政刺激計劃退去,歐元區也選擇緊縮的措施,它們對新興市場的進口需求將回落。中國經濟放緩讓一切更是雪上加霜,那些石油、煤和金屬的出口國尤其倒楣。

  QE的效應可能還不夠深遠。這項政策依賴銀行業創造信貸,但卻碰上發達經濟體貸款需求欠佳的時機。治療最終需求疲軟更有效的辦法,也許是把印出來的新鈔直接發送給家庭。

  更為穩健的出口或許也會讓新興市場可以用更少的負債達成持續成長。要是之前就這麼做,這些新興國家所獲得的好處不會只是曇花一現,所承受的痛苦也不會持久不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