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英媒:中國等亞洲國家反腐困擾跨國公司

  • 發佈時間:2014-09-28 17:20:25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英國金融時報網28日發表該報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撰寫的題為《亞洲反腐困擾跨國公司》的文章。文章説,在一些世界地圖上,亞洲的絕大多數國家,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被涂成紅色。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是深橙色;還有兩個國家,阿富汗和朝鮮,是最深的紅棕色。這些地圖由監察全球腐敗狀況的透明國際繪製,深色表示該國在貪腐方面的名聲基本較差。在亞洲,只有新加坡、香港和日本躋身於透明國際“清廉指數”排名前20的最清廉法律管轄區之列。

  這是跨國公司的一大憂慮。許多跨國公司在亞洲的業務規模很大,並且還在不斷擴展。經理們必須花費時間和精力找到方法避免行賄,或者至少避免被抓到行賄的把柄。一些跨國公司雇傭了中間人來處理棘手的現實。這種方法使高級主管能夠保持某種距離。

  但有跡象表明,這樣做也不夠了。美國和歐洲反腐當局對本國企業在境外的行為加大關注。亞洲的環境也在發生改變。跨國公司發現,比起在一個腐敗猖獗的國家經營,只有一件事更糟糕:在一個原本腐敗猖獗、現在卻不再容忍腐敗的國家經營。

  從根本上説,這就是葛蘭素史克的遭遇。這家英美藥企被捲入了一場波及中國社會幾乎所有階層和商界的全面反腐鬥爭。湖南一家法院上周判GSK賄賂醫生以讓醫生開葛蘭素史克藥品的罪名成立,判處該公司30億元人民幣(合4.88億美元)罰金。一家市值700億美元的跨國公司不得不為了湖南法官的想法而困擾,這表明世界發生了多麼巨大的變化。中方的調查還引發了美國司法部和英國嚴重欺詐辦公室對葛蘭素史克展開調查。

  透明國際的“清廉指數”中,0分表示腐敗透頂,100分表示完美清廉。

  但在亞洲其他地方,規則可能也在轉變。印度(清廉指數為36)就是一個例子。即使在納倫德拉 莫迪當選印度總理並承諾撼動腐敗猖獗的官僚體系前,氛圍就發生了改變。在上任總理曼莫漢 辛格任期的最後幾年,媒體曝光了電信頻譜牌照和煤礦牌照發放上的官商勾結,讓整個國家為之震驚。此後,印度官僚因為害怕被指控有腐敗行為,導致國家決策幾乎陷入停滯。莫迪的任務是終結這種癱瘓狀態。他的名聲依賴於人們對他能在保證廉潔的情況下精簡繁文縟節的看法。

  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也承諾解決腐敗問題。在印尼,佐科 維多多能夠從默默無聞到掌握總統大權,部分依靠的是他作為廉潔的政治人士的名聲。印尼當局取得了一些進展,比如最近判處前憲法法院首席法官犯有腐敗罪。

  在一份研究亞洲反腐努力的報告上,國際律師事務所表示西方和亞洲的執法機構開始進行平行調查,甚至聯合調查。比如,英國的嚴重欺詐辦公室和印尼的肅貪委員會正在合作,對羅爾斯-羅伊斯行賄的指控展開調查。這家律所還提到,亞洲的幾個國家加強了反腐立法。印度通過的反腐法任命了獨立的反腐申訴專員,並加強了對舉報者的保護,近年來該國至少有16名舉報者被謀殺。

  這些措施是可喜的,但也帶出一些問題。一個問題是,能否信任法庭秉公執法。如果不能,公訴行動總會帶有一種武斷的意味。愛諷刺的人或許會懷疑:被告上法庭的人其實行賄還太少,而不是太多。與此關聯的第二個問題是,一些人懷疑外國公司比本國公司遭受了更為嚴厲的對待,反腐執法被用作一種産業政策。

  第三點最讓人難以接受。在一些較貧困的亞洲國家,賄賂往往起到了彌補政府工資不足,潤滑國家機構運作的作用。印度就發現,自從國內氛圍變得不利於貪腐後,替代“常態”的可能是不作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