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外媒:中國思路改變全球需求曲線

  • 發佈時間:2014-09-24 11:08:2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競爭日益表現在市場的競爭、需求的競爭,”國際金融學會總裁達雷華曾如此判斷。誰掌握了需求,誰就會撬動經濟增長的魔杖。而需求往往不會平白而生,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復蘇坎坷、逆風增強的背景之下。

  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的出訪再次表明,以更加主動姿態出現在外交場域的中國,可以為世界提供創造需求的新思路。

  印度的香料、斯里蘭卡的紅茶、智利的水果、哥倫比亞的咖啡……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走入中國尋常百姓家,改變了中國人的消費習慣,也改變了全球經濟的需求曲線。

  以往全球需求曲線的走勢,通常高度依賴發達經濟動能的強弱,歐美的需求決定了世界經濟的週期。而今,越來越多事實顯示,中國正在引領全球經濟創造著不同以往的需求機遇。

  循著中國思路,不難發現,新的全球需求首先是以基礎設施投資為主。塔吉克的電網,馬爾地夫的城市建設,斯里蘭卡的燃煤電站,印度的鐵路……中國的經濟外交,改變了當地的供需結構。對這些國家而言,基礎設施的改善意味著鋪設了成就未來發展的快速路。

  中國思路下的全球需求以互利互惠為本。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印關係的良好局面,得益於雙方以信相交、以利相融、以誼相親、以誠相待。而“信”、“利”、“誼”、“誠”的關鍵詞不僅適用於兩個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交往,也適用於中國與廣大周邊國家,乃至世界各國的關係。中國通過經濟外交在世界創造的新需求在使相關國家得到實惠的同時,也幫助中國企業和技術裝備“走出去”,盤活了國內的相關産能。

  中國思路下的全球需求以利在長遠為要。推動發展,理念先行。習近平主席去年提出“一路一帶”倡議以來,不斷得到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共鳴與支援。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説,一年來,“一帶一路”已從理念設計、總體框架到完成戰略規劃,開始進入務實合作階段。一些國際觀察家指出,這一稟承歷史的宏大戰略註定不會是短期行為,而是功在長久。

  有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中國的政府與民間外交也在隨之起舞。在中國思路帶動之下,全球經濟的新需求正在逐漸被世界感知。

  海外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創造的新需求既是一種國家行為,也是民間活力的反映。在習近平主席結束最新出訪返回北京之際,阿里巴巴公司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在“阿裏奇跡”的種種光環之中,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中國創造的全球需求已經改寫了世界經濟形態。尤其是,這種需求不僅僅停留在一買一賣的低端,而是上升到管理與國際營商理念層面。

  香港《南華早報》近日一篇文章認為,中國企業家將引領下一次全球商業革命。英國《經濟學家》週刊網站刊文稱,中國的管理理念正開始得到應有的關注。美國《哈佛商業評論》也開始更多地研究中國的管理方式。

  從小商品到大設備,從物質供給到觀念認知,中國為世界創造的需求在一步步向價值鏈的高端運作。眼下看,中國思路下的全球新需求還剛剛起步,但無可否認其緩釋的巨大能量。一旦量變達到質變,影響將極為深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