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外媒:中國樓市面臨供需逆境 不會壓垮銀行業

  • 發佈時間:2014-09-03 11: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英國金融時報網報道稱,儘管有人擔心中國房地産市場可能崩盤,但我們認為,如果銀行可以爭取到時間解決貸款問題,並在必要時得到政府支援,金融體系可以度過即將來臨的信貸週期。

  在中國的金融機構中,銀行是向房地産行業放貸最多的:到2013年,它們帶給房地産行業的資金達到9萬億元人民幣(合1.46萬億美元),相比之下,影子銀行業投向房地産行業的資金估計為5.4萬元人民幣。然而,對房地産開發商來説,銀行並非流動性的主要來源。它們的流動性近70%來自非銀行部門;39%來自自有資金,28%來自客戶首付,因此它們對銀行資金的依賴性並不太高。

  我們認為,許多投資者可能沒有意識到中國房地産市場的這個關鍵點:它並非真的過度杠桿化,即便它面臨供需方面的逆境。

  從銀行角度來看,它們在房地産行業敞口本身的風險似乎是可控的。在過去6年裏,房地産和建築行業貸款佔未償還貸款總額的比重最高為11%和12%,住宅貸款佔比最高約為14%。鋻於雖然房價出現了兩次下跌,但房地産不良貸款沒有出現大幅增長,銀行似乎不太可能削減它們在房地産部門的敞口。儘管對房地産本身的信貸敞口似乎沒那麼嚴重,但對房地産及相關行業的敞口——例如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影子銀行産生的敞口--可能非常大。

  我們認為,要是房地産市場真的崩盤,如果允許銀行在數年時間內管理它們的不良貸款,銀行將會證明自己具有韌性。它們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很高(在2013年底是280%),而且它們的盈利能力也很高。在中國,利率沒有完全自由化,因此銀行可以將存款利率人為壓低,這給予了銀行很高的盈利能力。由於這種佔到其收入70%的幾乎板上釘釘的息差,銀行撥備前營業利潤率(除了貸款虧損撥備以外的用於吸收信貸損失的表內資源)達到60%,是全球最高水準之一。

  我們的研究似乎表明,銀行不良貸款率在1年內上升8%或9%不會對其股本基礎造成打擊。如果允許銀行在數年內解決不良貸款問題,他們可能吸收更多的不良貸款。

  影子銀行部門的風險

  在銀行體系以外,主要的風險來自影子銀行。就新增融資而言,影子銀行部門對低品質房地産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LGFV)信貸的風險敞口,比傳統銀行更大。如果監管收緊、或信貸違約,導致影子銀行部門急劇收縮,就可能引發流動性問題,從而導致更多違約,包括房地産公司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違約。

  鋻於影子銀行部門的資金直接或間接來自銀行,影子銀行體系的風險可能波及傳統銀行。

  我們認為,這種風險應該還是可控的。如果將影子銀行的風險敞口合併入銀行的資産負債表,我們預計銀行的貸存比將從目前報告的69%提高至78%。影子銀行迅速增長的原因之一是,傳統銀行利用影子銀行進行監管套利,以繞過75%的貸存比監管紅線--這是全球最低的貸存比上限之一。

  政府正在對影子銀行部門進行壓縮(在我們看來這種做法是正確的),能夠快速解決由此導致的不穩定的辦法或許是上調或撤銷貸存比上限,讓銀行能夠直接向需要的地方提供流動性,從而給影子銀行體系降溫。這只是個建議,但這從另外一個方面證明,中國房地産業和銀行業真正的問題在於政策風險,而不是基本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