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不是中國式量化寬鬆
- 發佈時間:2015-10-13 07:59: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李春暉
10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和支援實體經濟力度的精神,按照2015年人民銀行工作會議要求,人民銀行在前期山東、廣東開展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試點形成可複製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在上海、天津、遼寧、江蘇、湖北、四川、陜西、北京、重慶等9省(市)推廣試點。
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試點是完善央行抵押品管理框架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提高貨幣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和靈活性,有助於解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合格抵押品相對不足的問題,引導其擴大“三農”、小微企業信貸投放,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支援實體經濟。
此消息一齣立刻引爆市場。有人認為,這是中國式量化寬鬆,價值“7萬億”,是真正的“超級武器”,與此相比,降息降準只不過是“殺豬刀”。在這種情緒的感染下,資本市場隨後放量上漲,有色金融、煤炭等低迷已久的股票站上了“風口”。
也有人不無憂慮地指出,“這不就是把老百姓的房貸包裝成金融産品再出售嗎?引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就是這個嗎?”
在中國建設投資研究院副秘書長張志前看來,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擴大了貨幣投放,讓銀行有更多資金支援實體經濟的發展,它固然是一種貨幣的寬鬆政策,但卻不宜簡單地理解為類似美國那樣的量化寬鬆。“美國的量化寬鬆是美聯儲直接到市場上購買債券,甚至是有毒資産。信貸質押再貸款,實際上還是再貸款的一種形式,可質押的信貸資産應是優質資産。”他説。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今日發表評論認為,打造再貸款工具是我國貨幣政策框架轉型的重要一步。隨著外匯佔款放緩甚至下降,央行需要重整基礎貨幣發行工具,而再貸款有望在貨幣政策操作中發揮更大作用。“此舉可能被冠以‘中國式量化寬鬆’這樣的稱謂,但不失為我國調整貨幣政策框架和重組公共部門資産負債表的一項合理舉措。”
該公司還預期,從短期看,央行還能夠而且也應該繼續大幅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擴大貨幣乘數效應。
工銀投行分析師王彬表示,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的推出源於我國基礎貨幣投放機制出現的根本變化。它是人民銀行一系列新型工具的一種。2014年第二季度以來,隨著人民銀行退出外匯市場干預,我國外匯佔款增速顯著下降。進入2015年,這一趨勢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這導致一直通過外匯佔款渠道進行基礎貨幣投放的機制受到極大削弱,人民銀行迫切需要新的渠道進行基礎貨幣投放。為此,在降準對衝跨境資金持續外流的同時,近來人民銀行創設了很多新型的貨幣政策工具來投放基礎貨幣,如MLF(中期借貸便利)、允許地方債務置換債券向人民銀行抵押以及此次的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等,這些都是基礎貨幣投放的新渠道。
王彬指出,從2014年末開始的連續降息、降準等措施,為信貸擴張提供了條件和空間,但是從數據看,信貸並沒有出現顯著擴張。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疲弱之勢不僅沒有改善,在今年第3季度甚至出現了惡化。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在2015年呈現出不斷走高的趨勢,未來經濟增速出現顯著回升難度較大,銀行惜貸情緒正在增強,主動擴張信貸的內在動力不足。而股市動蕩、企業債出現部分違約事件等使得市場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預期提升,風險偏好下降,這也不利於信貸的擴張。因此,王彬的判斷是,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將拓寬信貸擴張空間,但受到融資需求疲弱的制約,短期內信貸不會出現大幅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