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意在深化貨幣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8-31 00:31:4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李春暉
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中間匯率下調1.9%,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系列反應。許多外國評論家指責人民幣貶值是為了提振中國的出口。但筆者認為,有許多理由表明這絕非人民幣貶值的初衷。
如今,貨幣貶值對中國的貿易盈餘也許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畢竟,中國已經佔據全球出口量的12%,因此進一步擴大這一比例可能惡化貿易條件。在中國的貿易中,加工貿易佔主導地位,即進口原材料和部件並出口製成品,這意味著人民幣貶值的效果更加模棱兩可。
此外,目前中國持有鉅額海外資産和負債。其非金融公司海外借款高達1萬億美元,貶值將增加企業債務負擔的人民幣值,因此不良貸款和破産的風險也將增加。
除了明白競爭性貶值的短期風險,中國決策層還認真地致力於其長期目標——將增長模式從基於投資和出口轉變為由國內消費驅動。
事實上,在貶值的同一天,中國貨幣當局宣佈,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將更緊密地與前一日的收盤現貨匯率相一致。這表明貶值主要是為了讓市場在人民幣匯率的決定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其目標是進一步深化貨幣改革。
目前,中國的匯率可以在由人民銀行每日公佈的匯率中間價上下2%之內波動。當市場匯率達到波動區間的邊界時,人民銀行將通過買入或出售其外匯儲備干預市場。現在,做市商被通知,它們向人民銀行報告的賣出價應基於前一日市場匯率收盤價,與外匯市場供求條件以及主要貨幣匯率的波動相一致。除了人民銀行,其他人都不知道做市商如何滿足這一要求。如果人民銀行現在只是進一步拉平不受其干預約束的賣出價,那麼它就是在進一步靠近完全基於市場的匯率機制。
但這一動作蘊含著嚴重的風險。如果人民幣每天貶值2%,那麼不消多久,其幣值就會跌去20%。足以引發恐慌,造成匯率混亂,不管經濟基本面如何。因此,人民銀行保留了影響做市商報告賣出價和直接干預市場的權利。
人民幣存在著巨大的貶值壓力,而隨著GDP增長的走弱,人民銀行開始放鬆貨幣政策,這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壓力。除此之外,中國還要實施資本賬戶自由化和人民幣國際化,因此可以預期會出現一些匯率波動。
對中國的貨幣決策者來説,改革匯率制度,同時防止貶值失控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説,鼓勵中國放鬆對匯率的管制也是同樣嚴峻的要務。兩方面都不容有失。
(摘自《中國證券報》余永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