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PMI報告:預計三季度增速呈現穩中趨升

  • 發佈時間:2014-08-25 16:49:4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一、宏觀報告導語

  政治決定經濟的命題永不過時。

  審判大老虎的消息與四中全會日期厘定的消息同時公佈,明示大局已定。然而,鬥爭並未終止。必有的深揭狠批,被連根拔起的九族中,又會産生多少新的線索和事件?而這些線索能夠被多大程度的深入挖掘似乎還取決於雙方的取捨。看歷史,宜將勝勇追窮寇的精神或許一脈相承,華國鋒已經用來隱喻,風雲詭譎在未來;看現實,則需要在穩定和顛覆之間有所平衡,但全盤握手言和的可能性是沒有的。

  此時,不論是否勝勇逼宮,或者偃旗息鼓,經濟權力的挪移已有燃眉之感。這是支撐鞏固政體的需要,是民進國退的需要,是真正民主的需要,是從體制上保證政治經濟活力的需要,是參閱歷史上國級幹部傾覆後情勢的需要。

  眼光放遠,若要顛覆一種制度性的貪腐,必須從經濟體制上給予支撐,從所有制改革開始?以新興産業為基?新經濟成份為主調?新經濟,攜手新政治。崇禎和嘉慶,事不過三。

  回眸資本市場時,所以我們重看國企改革,青眼新興産業。

  二、宏觀報告摘要

  經濟增速表現平穩,三季度經濟面臨潛在壓力,為對衝房地産下行壓力,政府將繼續加大基建和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促進民間投資和居民消費的改革將加快,預計三季度增速呈現穩中趨升。

  經濟趨穩,企業重組將摧枯拉朽式地展開。政治決定經濟的命題永不過時,在中央大力反腐的激流中,隱然可見政治和經濟權力重新分配的水脈。政治新力量需要經濟新力量的支撐。目前看來,國企改革將成為經濟領域洗牌最重要的通道。未來幾年,我們將看見一批新的企業成為巨頭,或者舊的企業重新組合,新興産業的崛起配合新經濟力量的重組,産生新的領軍人物。而新企業新頭人都凝聚在新一屆領導人,他們是年輕的一代,攜帶了老一輩的精神,也攜帶了新世紀的理念。

  從先行指標PMI的表現看,7月PMI綜合指數淡季回升,環比提升0.7個百分點,7月新訂單和生産指數為53.6和54.2,環比分別上升0.8和1.2個百分點,購進價格回升0.4個百分點至50.5,顯示上游需求進一步企穩。原材料和産成品庫存分別回升1.0和0.3個百分點,為49和47.6,顯示上游呈現補庫存的特徵。

  社會融資增加,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增強,銀行信貸能力增加。外匯佔款大幅回落,首現年內負增長。國開行獲得央行1萬億元PSL,預計PSL將成為新的基礎貨幣投放工具,抵消外匯佔款下降的影響,並優化信貸配置和引導市場中期利率。流動性相對寬鬆,定向、微調仍為政策主基調。

  金磚五國峰會達成建立金磚國家銀行的協議,金磚銀行成為新興國家遭遇國際外匯風暴時的避風港,也是中國調控自身巨大外匯儲備的蓄水池。中國參與國際金融事務的主動權和話語權顯著提升,金磚銀行總部設在上海的決定,凸顯中國國際領袖的形象。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潛在的國際金融風險蓄勢待發,金磚銀行的成立適逢其時。

  樓市呈現淡季特徵,土地市場延續降溫表現。地方政府放鬆限購範圍擴大,救市效果尚不明顯。房地産按揭違約風險開始顯露,三四線城市成為風險防範的重點。預計樓市繼續調整的步伐,開發商加大去庫存的力度。

  三、宏觀報告節選

  經濟短期已企穩 國企改革將摧枯拉朽

  經濟增速表現平穩,三季度經濟面臨潛在壓力,為對衝房地産下行壓力,政府將繼續加大基建和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促進民間投資和居民消費的改革將加快,預計三季度增速呈現穩中趨升。中央加力重視經濟增速為執政以來首次,經濟改革中的國企資本重組在各地將快速推進,以保證全盤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6月及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出臺,經濟總體保持平穩勢頭。從先行指標PMI的表現看,7月PMI綜合指數淡季回升,環比提升0.7個百分點,7月新訂單和生産指數為53.6和54.2,環比分別上升0.8和1.2個百分點,購進價格回升0.4個百分點至50.5,顯示上游需求進一步企穩。原材料和産成品庫存分別回升1.0和0.3個百分點,為49和47.6,顯示上游呈現補庫存的特徵。

  在經濟總體保持平穩發展的同時,我們也不能不看到經濟增長潛在的壓力,房地産業繼續下行的趨勢,投資增速或進一步下滑。出口同比增速雖有回升,但其中有去年基數較低的影響,結合今年4月廣交會成交量慘澹的考量,外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仍然比較有限。此外,三季度的經濟增速面臨去年高基數的壓力,去年在保下限的政策刺激下,3季度增速達到7.8%,表明今年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將受到去年基數高的制約。

  為對衝房地産業下行,實現經濟穩增長的目標,預計未來決策層會繼續加大基建投資和公務服務投入,其中高速公路、港口等部分基建領域的投資增長空間已經比較有限,未來鐵路、地鐵等領域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在新型城鎮化、改善公共服務等領域,從最新宣佈的取消農業戶口的戶籍改革方面,可見在城鎮和農村的公共設施及服務方面政府將加大投資力度。政府在改革方面的力度也將加快,進一步推動促進民間投資和居民消費的改革,保持相對寬鬆的貨幣和信貸條件。

  在7月30號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了經濟增長速度的重要性,將經濟增速置於極為重要的地位,政治局單獨提經濟增速的重要性,屬於比較罕見的情況,對經濟增速的強調意味著下半年穩增長的力度或進一步加強。預計三季度經濟穩中趨升,政策方面延續上半年定向刺激的基調。經濟趨穩,企業重組將摧枯拉朽式地展開。

  政治決定經濟的命題永不過時,在中央大力反腐的激流中,隱然可見政治和經濟權力重新分配的水脈。人事變革帶動經濟領域的重組,政治需要經濟,經濟穩固政治,政治新力量需要經濟新力量的支撐。目前看來,國企改革將成為經濟領域洗牌最重要的通道。未來幾年,我們將看見一批新的企業成為巨頭,或者舊的企業重新組合,新興産業的崛起配合新經濟力量的重組,産生新的領軍人物。而新企業新頭人都凝聚在新一屆領導人,他們是年輕的一代,攜帶了老一輩的精神,也攜帶了新世紀的理念。

  地方政府主導的地方國企改革,將加快推進,經濟主動權的重新分配漸入視野。而各個省份也將採取不同的模式。北京模式是市屬國企按不同的功能定位分為三類進行試點改革,包括城市公共服務類、特殊功能類和競爭類。其中,競爭類將是國資部分或全部退出的重點,遵循市場規律,完全參與市場競爭。上海的國企改革較為成熟,市場化重組整合是其改革基礎,涉及上市公司多,既有集團資産注入,又有整體上市,還有同集團資産置換。廣東省一直在探索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並已涌現出較多成功案例,今年將推進40至50家體制機制創新試點企業,明年將抓一兩個集團層面的企業作為改革試點。

  從資本市場角度看,應重點關注有題材的改革、重組企業,同時進一步提升新産業的關注度。

  四、製造業:原材料企穩回升 裝備製造業較好

  2014年7月,CFLP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7,環比值0.7,同比值1.4,比往年均值高1.5。

  本月數據小幅回升,分析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帶動。一方面微刺激政策所帶來的流動性改善,對若干受益行業的企業生産起到明顯推動作用;另一方面政策維穩導向提振了實體企業參與熱情;第三,國企改革的漸行漸近,民間投資展現了更大空間。由此,市場需求端出現了持續的改善。表現有三:一是基建相關行業需求明顯提升並進一步傳導;二是傳統産業在部分産能出清之後,體現恢復性擴張;三是新興産業不斷蓬勃發展。

  本月各項指數明顯高於2012和2013年同期。小企業PMI指數自2012年4月份以來首次回升到50%以上,較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部分行業,如煤炭、鋼鐵行業等,産能過剩矛盾突出,産成品庫存有所上升。設備製造業、資訊技術類行業回升不斷加快。就業穩定。

  五、非製造業:價格回落 房地偏淡

  2014年7月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FLP)非製造業全國經營活動狀況為54.19,環比值-0.76,同比值0.11,比往年均值低2.45。

  經濟增速呈現企穩回升,政策刺激確保經濟穩增長的目標,製造業淡季不淡,非製造業增長繼續保持平穩。零售業增速趨緩,處於艱難的轉型過程之中。旅遊業溫和復蘇,國務院出臺促進旅遊業改革的政策措施,為旅遊業的後續發展提供了方向和動力。本月是運輸業旺季,交通物流業表現較好。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認為:7月份,非製造業PMI各項指數波幅不大,市場總體保持平穩運作。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回升明顯,企業對下半年市場預期趨於樂觀。中間投入價格和收費價格指數均有回落,價格上漲壓力不大。本月,房地産市場仍表現為弱勢格局,除受淡季因素影響外,反映出市場仍然偏淡,價格仍處於下降區間,降幅有所加大。 (中採智聯供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