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 (中國網財經李春暉/攝)
中國網財經3月4日訊(記者 李春暉)2019年全國“兩會”大幕開啟,減稅降費依然是熱點話題。在3月3日舉行的通威集團“兩會”新聞發佈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表示,對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來説,亟待有産業傾斜導向的減稅降費政策出臺,以緩解綜合稅費負擔較重的問題。
事實上,據財政部公佈的數據,2017年全年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2018年全國企業和個人減負總規模達到1.3萬億元,2019年還將推出“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加明顯的降費”。力度之大,體現了政府“節用裕民”的決心。
但是不同的行業受惠程度和感受有所不同。劉漢元在《關於減輕光伏發電企業稅費負擔的建議》中談到,我國光伏産業鏈上、中、下游各環節被徵收各項稅費,包括25%的企業所得稅、16%的增值稅及其附加,還有海域使用費、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房産稅等等,如再考慮社保因素,稅費成本驚人。
“僅從光伏發電端來看,每度電負擔的稅費就已經達到0.13元到0.17元。”劉漢元稱。而2018年光伏“531”新政中,光伏上網電價再次降低,新投運的光伏電站在I類、II類、III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度電0.5元、0.6元、0.7元(含稅)。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曾稱光伏産業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可同步參與國際競爭並在産業化方面取得領先優勢的産業。”據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2017年我國光伏産業鏈各環節中,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和裝機的産業規模分別佔到全球的54.8%、87.2%、69%、71%、52%,各環節均有5家以上企業位居全球前十。
十年來光伏組件價格下降94%。近年補貼逐步退坡,我國光伏發電距離無補貼的“平價上網”越來越近。隨著1月份發改委、能源局出臺《關於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今年更被認為是光伏平價上網的元年。但是稅費、融資成本等非技術成本,成為平價上網“最後一公里”前的“絆腳石”,有業內人士認為非技術成本佔到全部成本的25%左右。
劉漢元表示,2018年以來,一系列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相繼出臺並有效實施,切實減輕了企業稅費負擔,對中國經濟長期保持活力和全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光伏産業等應予以鼓勵和重點扶持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也僅享受到普惠性政策,未能明顯緩解綜合稅費負擔較重問題。
“普惠的(減稅降費)方式解決不了一個新興産業的發展需求。”劉漢元稱。他表示,亟待有産業傾斜導向的減稅降費政策出臺,推動光伏産業持續健康發展,助力“平價上網”時代早日帶來,從而加快我國能源革命進程。
(責任編輯: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