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銀發經濟亟待深挖 養老金並軌兩會引關注

  • 發佈時間:2015-02-20 09: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瀟瀟  責任編輯:張少雷

  隨著老齡化趨勢日益嚴峻,養老問題受到社會的熱切關注。在2015年各省市的地方“兩會”上,以“養老保障”為代表的眾多民生領域話題成為了矚目的焦點,不少代表委員紛紛提出關於發展養老産業的議案、提s案。

  早在2010年,我國就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目前全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數量已達1.5億。據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和《中國經濟週刊》聯合發佈的《中國老齡社會與養老保障發展報告(2014)》顯示,我國在2035年將進入超級老齡社會。在此背景下,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需求不斷增加,而養老服務産業的發展卻亟待跟進,“銀發經濟”的巨大市場潛力仍待挖掘。

  各路資本雲集養老地産 成為朝陽産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房地産業市場,我國也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老齡房地産業市場。 2014年4月,國土資源部對外發佈了《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指導意見》,旨在落實國務院于2013年9月發佈的《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所提出的任務要求,保障養老服務設施用地供應,規範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開發利用管理。民政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出通知,在全國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進一步優化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完善體制機制,創新發展模式,拓寬民間資本參與渠道。此外,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旨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加快進入老齡産業的政策。

  在巨大的政策扶持力度下,以保險公司、央企、房企為首的各路資本相繼佈局、搶佔老齡房産市場,發掘“銀發經濟”。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至2014年底,全國已有80家房地産商進入養老地産領域,投資總額超3000億元,相關項目逾百,並探索出了如親和源的“社區化養老”、綠城的“學院式養老”、保利的“三位一體”養老、萬科的“鄰里式養老”等多種養老模式,為未來中國養老地産發展打造了有益的基礎。

  在老年人逐漸步入人生“夕陽”階段的同時,養老地産正作為 “朝陽産業”冉冉升起。但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經濟與産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董彭滔也指出,從整體上看,我國老齡房地産業還剛剛起步,面臨有效剛需不均衡、盈利模式不清晰、産業鏈尚未形成等問題,更多的資本還處在積極關注、逐步研究、籌備佈局、相互觀望階段。

  上海城市房地産估價有限公司高級諮詢師邵明浩認為,2015年,國家或將出臺關於公益性、非營利性養老方面的《老年産業公益事業發展管理辦法》以及在養老産業資本引導方面的《老年産業引導基金管理辦法》等配套政策,對於養老産業起到規範和促進的作用。

  養老金並軌考驗公平改革 可持續性待解

  2014年12月23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表示,我國將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此次改革將“統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從制度和機制上化解‘雙軌制’矛盾”。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佈《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改革後,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都要繳納養老保險費,單位按工資總額的20%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統一計息。業內人士認為,改革方案預計可覆蓋4000萬人,加上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的3.4億人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5億人,全國近9億人擁有了自己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對於《規定》,業內普遍認為,這解決了多年懸而未決的養老保險“雙軌制”問題。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評價稱,養老金並軌已成為廣義收入分配體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有利於進一步深化整個收入分配體系改革並帶動其他相關配套改革,也順應了民意,有利於凝聚社會共識,因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但與此同時,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目前的養老金並軌僅僅是制度框架的整合,在統籌層次、記賬利率、計發月數、職業年金基金管理等事項上還任重道遠。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一旦機關事業單位並軌完成,社會公平也就解決了一大半,下一個問題就變成了“可持續性”的問題,因此,並軌後應該立即投入到制度可持續的設計及改革工作當中。此外,個人賬戶做實工作仍需進行統籌處理。

  在此前的地方“兩會中”,北京、浙江、湖南、陜西、貴州、上海等20余省份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加快制定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的並軌方案並抓緊落實該項制度。而在即將召開2015年全國“兩會”上,關於養老金並軌將有怎樣的實施細則及措施出臺,全社會將拭目以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