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堅持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迴圈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迴圈品質和水準,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産率,著力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錨定高品質 再啟新航程
本報記者 熊 麗 劉 興 董慶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産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至2021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6%,高於同期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3.7%的平均增長水準。
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邁上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我們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太、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電腦、衛星導航、量子資訊、核電技術、大飛機製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所在的企業也實現了高品質發展。”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寶武集團寶鋼股份武漢鋼鐵有限公司技能大師龔九宏説,2016年中國寶武集團組建成立,隨後馬鋼、太鋼、中鋼、重鋼等鋼企紛紛加入寶武大家庭,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在2022年《財富》世界五百強排行榜中,寶武位列第44位,躋身世界百強、全球鋼鐵業排名第一。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標普、穆迪、惠譽繼續給予寶武全球綜合性鋼鐵企業最高信用評級。
龔九宏代表説,近5年來,他所供職的武鋼有限公司累計投資150億元用於環保改造,實施146個環保治理項目,其中80多個項目已建成投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逐年下降。目前,廠區綠化率已超過32%,廠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森林中的鋼廠”漸成氣候。在抓好綠色製造的同時,武鋼有限公司還全力推進智慧工廠建設,2021年入選國家智慧製造示範工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品質強國、航太強國、交通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稀土集團贛州稀土龍南冶煉分離有限公司萃取車間班長涂愛鵬説,稀土産業的蝶變,是科技賦能傳統産業的生動寫照。過去,贛州市稀土産業主要集中在礦山採選、分離、金屬冶煉等前端環節,有資源優勢,卻沒有國際話語權,一度是“金子賣出白菜價”。2012年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戰略實施以來,贛州稀土産業迎來高品質發展的“黃金十年”。2021年,贛州有色金屬産業規上企業營收1377億元,稀土鎢新型功能材料産業集群被列入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贛州稀土正從世界級儲量向世界級創新進軍。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黨的二十大代表、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安和鄉富灣村黨支部書記康寬軍説,很高興參與並見證了農村老百姓生活水準逐年提高。
康寬軍代表説,這幾年,村裏惠及4個組230余人的通組路順利通車,軍民連心橋改善了600余名村民的出行條件,建成惠及18戶100多畝油茶山的産業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村道旁建起了110畝蔬菜大棚,帶動96戶農戶分紅增收,新建水渠和蓄水池像經絡一樣把200多畝農田土地連接起來,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2020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首次突破30萬元,老百姓真真切切地共用到了國家經濟發展成果。
“我想向黨中央彙報:在我們革命老區贛州,11個貧困縣1023個貧困村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連續9年領跑全省,城鄉居民收入提前3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康寬軍代表説,要按照黨的二十大要求,繼續埋頭苦幹,帶領村民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新理念引領新發展,新時代呼喚新作為。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中國經濟沿著高品質發展航道,必將駛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四川省眉山市委書記胡元坤代表:
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本報記者 徐 胥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黨的二十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委書記胡元坤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解決好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糧食安全任何時候都事關國本,須臾不可放鬆。只有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始終把握主動、立於不敗之地。
“今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四川考察,第一站就到眉山市永豐村調研糧食生産,叮囑我們要保護好這片産糧寶地,把糧食生産抓緊抓牢,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準的‘天府糧倉’。”胡元坤代表説,眉山地處成都平原,是四川糧食主産區。近年來,眉山市堅決貫徹中央、省委決策部署,突出保耕地、建良田、強科技、育主體,出臺“耕地保護三十條”,縱向到底壓實四級田長責任,全面開展撂荒地專項整治,建成全省最大的水稻試驗示範基地,創新的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模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糧食畝産長期保持全省前列。今年,眉山市戰勝極端高溫乾旱天氣,奪取秋糧豐收,預計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14.3萬畝、産量129.6萬噸,分別增長5.6%、1.6%。
為把總書記殷殷囑託落到實處,今年眉山市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課題調研,市委全會決定著力打造“美田彌望、稻穀飄香、物阜民豐、幸福和樂”的天府糧倉示範區。美田彌望,就是建設更多的高標準農田,形成良田萬頃、沃野千里的景象。稻穀飄香,就是統籌好糧食産量和品質,實現稻飄香、糧滿倉。物阜民豐,就是處理好糧經關係,讓米袋子更充實、菜籃子更豐富、果盤子更多彩。幸福和樂,就是統籌好糧食生産與農民增收,讓種糧有錢可賺。
胡元坤代表説,下一步將堅決扛牢保地穩糧政治責任,錨定打造天府糧倉示範區目標,大力實施耕地保護、農田建設、科技引領、主體培育、示範帶動、延鏈融合“六大工程”,設立天府糧倉專項資金,全面推進耕地恢復三年行動,建立三大作物科研中心,積極培育“東坡大米”公用品牌,確保每年新增耕地2萬畝、墾造水田1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10萬畝以上,保持糧食單産全省領先,力爭達到全國先進水準,努力為服務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多力量。
浙江省嘉興市委常委、嘉善縣委書記江海洋代表: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本報記者 吳佳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第四年,該戰略取得積極進展,為更好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的二十大代表、浙江省嘉興市委常委、嘉善縣委書記江海洋説,2019年嘉善全域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後,持續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在縣域層面科學謀劃、協調推進、系統深化,為國家戰略下好“先手棋”、打開“突破口”。
江海洋代表表示,嘉善落地總投資132億元的浙大長三角智慧綠洲等一批高能級科創平臺,10年來地區生産總值和規上工業總産值年均分別增長8.6%和11%。
“一方面,我們深化接軌上海首位戰略,主動承接上海産業及要素外溢;另一方面,統籌推進城鄉深度融合,將財政收入的80%用於民生。”江海洋代表説,嘉善搭建全國首個跨省域區塊鏈平臺“區域協同萬事通”,探索形成88項突破性一體化制度創新成果,13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目前,嘉善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到1.59,城鄉統籌指標位居全國第4位。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代表:
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
本報記者 禹 洋 梁 睿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黨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實現了不斷打破壟斷封鎖的揚眉吐氣,積澱了從容應對科技霸淩的深厚底氣,形成了全國上下銳意創新的蔚然風氣,這讓中國人講起來無比自豪,幹起來無比自信。”黨的二十大代表、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説。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科技進步和創新活力培育了新産品新業態,為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發佈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近年來中國在創新領域的全球排名持續穩步提升,2022年排名上升至第11位。
虞愛華代表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合肥全面落實黨中央鼓勵創新的決策部署,實現了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10年間,合肥經濟總量跨越7個千億台階,邁入萬億行列。創新成為合肥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合肥平均每天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戶,每週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戶,每月新增上市企業1戶,每年凈增市場主體超20萬戶。”虞愛華代表説,“下一步,合肥將繼續加快戰略科技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生態優化等,建設千億級科技大市場,培育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打造更具引領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更具影響力的新興産業聚集地、更具吸引力的創新人才匯集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由‘大’邁向‘強’的戰略之舉。展望新征程,堅信我國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將實現更大突破,科技體制改革將會邁出更大步伐,全球人才高地建設一定能取得更大成效,創新型國家建設必將從‘入列’邁向‘前列’。”虞愛華代表説。
上海海關關長高融昆代表:
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
本報記者 顧 陽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
對此,黨的二十大代表、上海海關關長高融昆感受深刻:我們立足世界最大口岸和維護開放安全的“第一線”,全力服務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落實落地,服務上海構築新的發展戰略優勢,助力上海乃至全國外向型經濟實現更高品質發展。
近5年來,上海海關以全國海關6%左右的人力,完成了全國20%至30%的工作總量,主要業務指標均排名全國首位,監管進出口總值在2018年、2021年連續邁上6萬億元、7萬億元新臺階。
高融昆代表説,上海海關始終對照構建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求,以RCEP生效實施為契機,以上海“1+3+3+3+3”國家重大戰略落地為牽引,聚焦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需要,積極推動加大制度供給力度,注重改革系統整合,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探索率先打造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高地。
2021年7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浦東新區高水準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發佈,上海浦東再次開啟更高水準改革開放新征程。高融昆代表説,1年多來,上海海關全力支援浦東引領區建設,積體電路産業發展監管創新試點已正式啟動,大飛機“一司兩地”監管模式落地生效,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氣加注、外輪“沿海捎帶”等一批標誌性措施成功落地,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近40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匯聚浦東。
上海海關還積極發揮龍頭海關作用,建立長三角地區海關一體協同工作機制,推動長三角地區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累計推出104項支援措施,推動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的樞紐和引擎。
高融昆代表説,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在即,在5年的服務保障工作中,上海海關累計出臺79項支援措施,打造數字化、智慧化、便利化、集約化的海關監管服務新模式,不斷放大進博會的溢出帶動效應,支援進博會越辦越好。
(責任編輯:李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