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路風雨兼程,九萬里風鵬正舉。新時代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這非凡10年,譜寫了濃墨重彩的華章。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凝聚起磅薄偉力,成就了波瀾壯闊的東方傳奇。
回望這10年的砥礪開拓,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創造的輝煌成就,莫不源於乘風破浪的領袖領航、點亮新時代奮進之路的思想光芒。
風雲激蕩中領航定向
北京展覽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序廳中一幅黨的十八大召開時的會場照片,讓人印象深刻。
2012年11月15日,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鄭重宣示:“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這是歷史接力的新起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大幕由此開啟。
此時的世界,國際金融危機陰霾未散、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國博弈暗流涌動、全球治理赤字日益高企……一場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在加速演進。
此時的中國,既有改革開放30多年高速發展的巨大成果,也有累積下的“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又有“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經濟結構活力不足,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管黨治黨一度寬鬆軟帶來黨內消極腐敗現象蔓延、黨群幹群關係受到損害……唱衰中國、遲疑觀望的聲音不絕於耳。
前波浪伏後波起。推進新時代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一點都不亞於改革開放之初。怎樣才能交出優異答卷,實現新的夢想?
“如果墨守成規、思想僵化,沒有理論創新的勇氣,不能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不僅黨和國家事業無法繼續前進,馬克思主義也會失去生命力、説服力。”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世情國情黨情,以宏闊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歷史洞察,作出一系列戰略判斷和考量,為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瞭前進方向。
——聚焦“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用“指揮棒、紅綠燈”作喻,強調“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從“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價值理念切入,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
——聚焦“改革”這個關鍵一招,提出“‘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保持“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的清醒,強調“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實現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的良性互動”。
——聚焦“黨的領導”這個本質特徵,強調“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要求“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準”。
……
立於時代潮頭,緊扣歷史特點,科學謀劃全局,統攬國際和國內、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統籌速度與品質、效率與公平、發展與安全、開放與安全,牢牢把握戰略主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
強大領導力執政力的深刻證明
中國體量巨大、人口眾多、國情複雜,求變革、求發展、求富強,必須有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産黨這樣一個大黨,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能夠把億萬人民團結和凝聚起來,一次次跨過急流險灘,一次次戰勝困難危機,關鍵在於黨高度團結統一,具有強大的領導力執政力。
萬山磅薄看主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握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保持戰略定力,提出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凝聚起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奮進偉力,創造了新時代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面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和國內經濟“三期疊加”等不利條件和複雜形勢,科學判斷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全面深化改革應時順勢、多點發力以破除頑瘴痼疾,統籌國內國際、發展安全以應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黨的自我革命持續推進,引領中國號巨輪穿越重重險灘,在跨越歷史雄關中朝著光明未來破浪前行。
百年征程反覆證明,中國共産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再次印證,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繫、命運所繫。
船重千鈞,掌舵一人。我們這麼大一個黨、這麼大一個國家,要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必須有科學的指導思想。在新時代奮力前行中,習近平總書記充分展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的政治智慧、戰略定力、使命擔當、為民情懷、領導藝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彰顯了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兩個確立”,正是在新時代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中形成的,是時代的選擇、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理論的産生,源泉只能是實踐;領袖的確立,根基一定是民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地方、基層、企業,考察調研的過程,是聽民聲、察民情、問民意的過程,也是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漸次遞進的過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描繪出新時代的發展藍圖,縱橫捭闔的大棋局隨之鋪開。
——“江河戰略”協同並進,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打造活躍增長極,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蹄疾步穩,區域協調發展空間佈局愈加清晰。
——出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審議通過《關於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指導意見》,破除妨礙生産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一系列改革舉措著力疏通經脈,中國市場韌性十足。
——補“精神之鈣”,抓“關鍵少數”,樹“四個意識”,強“主體責任”,一系列創新理念與實踐管黨強黨,通過自我革命,我們黨跳出歷史週期率有了第二個答案……
今天,一個立志於“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展現在世人面前,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成為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根本保證。
計利天下的領袖擔當
通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凝聚著“家國天下”情懷,也折射著“命運共同體”意識。佔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將如何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係,又將推動建設怎樣的世界?
2013年3月,在就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前夕,習近平主席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指出:“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2月,北京冬奧會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在會見國際奧會主席巴赫時,習近平主席表示:“面對各種緊迫全球性挑戰,加強團結合作,共同坐上新時代的‘諾亞方舟’,人類才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踐行平等尊重、團結合作的秩序觀,主張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一個個帶有鮮明中國印記的理念,沉潛著“中國之於世界,世界之於中國”的深邃思索,不斷為解決人類面臨的難題提供思想指引、注入行動力量。
這是世界各國共用的中國機遇。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平均每分鐘有7300多萬元人民幣的貨物在中國與世界間進出,平均每天有40多列火車在中國與200個歐洲城市間穿梭。從更短的負面清單到更優的營商環境,從共建“一帶一路”到國家級“展會矩陣”,從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路到一批批旗艦項目“跋山涉水”,越來越多的國家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
這是回應時代之問的中國擔當。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從“安全和發展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的整體思維出發,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為應對亂局變局指明瞭行動方向。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參與新興領域治理規則制定、整合地區自由貿易談判架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引領抗疫國際合作方向……在全球治理體系的革故鼎新中,世界看到了“大國的樣子”。
這是倡導文明互鑒的中國方案。推動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構建人文共同體,推動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形成政治、經濟、人文“三輪驅動”,推動將“一帶一路”建設成文明之路……中國不斷搭建著舞臺。
仲秋時節,習近平主席自疫情發生以來的首次出訪,吸引著全球目光。從哈薩克到烏茲別克,幾乎每一場會談會見,外國政要們都會不約而同主動提及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他們紛紛預祝並相信中共二十大取得圓滿成功。
舉國關注二十大,是因為全黨全國人民擁護核心、愛戴核心、信賴核心;世界聚焦二十大,是因為中國共産黨有大黨的樣子、大黨的風範,是因為“中國好,世界會更好”。
時代方位標記于歷史坐標,新的史詩正在更為壯闊的舞臺上演!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