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大江大河,十年奔流,中國經濟躍上新臺階。2012-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由53.9萬億元突破至114.4萬億元,佔世界經濟比重,也從11.4%上升至18%。
中國經濟闊步向前,對外開放的大門也越開越大。越來越多的全球投資巨頭,開始參與中國經濟的發展進程,並從中持久獲取紅利。
那麼,這些國際巨擘如何看待中國過去十年的發展歷程,又如何展望中國未來的發展前景呢?
“所有的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問題,但中國會是最成功的。”
近日,“量子基金”前合夥人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前景。他還重申,會給他的孩子留下大量的中國股票。
“作為最重要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之一,中國遍地都是掘金機會,有著投資的必要性。”
“新興市場教父”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同樣預言,未來十年,中國仍然是不可忽視的超大規模經濟體,“科技創新,將成為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日前則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發展程度仍有提升空間。
過去十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股票和債券市場,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此間,海外資本持續流入中國市場。截至2022年8月末,境外機構持有境內金融市場股票、債券、貸款及存款等金融資産規模合計近10萬億元。這其中,國際投資巨頭們扮演著重要角色。
全球投資巨頭把握中國機遇
今年5月,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還會繼續進行經濟改革,也將會克服面臨的疫情挑戰,增長率很可能會大大超過美國的經濟增長率。
同時,達利歐認為,中國還有很大的潛力做出改進,發展程度仍有提升空間。這表現在中國的每人平均GDP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左右。這一差距將會縮小。此外,教育和基礎設施等提高生産率的因素也有重大提升。
達利歐于1975年創立橋水基金。截至2022年3月,橋水基金管理規模已超過1500億美元,是全球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2018年,橋水中國在國內推出首只私募産品,2019年,該公司獲得投資顧問牌照。目前橋水中國在管基金3隻,管理規模達100億元以上。
近日,“量子基金”前合夥人吉姆·羅傑斯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説,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發展得如此迅速、如此強勁、如此穩健。“所有的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問題,但中國會是最成功的。中國有人口、有教育事業、擁有一切條件。但我暫時看不到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成為最成功發展的國家的可能性。”
羅傑斯曾不止一次提到,會將所持中國股票留給自己的孩子。此番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他再度提到自己的孩子們會擁有大量的中國股票,“我的想法是50年後的某一天,他們會看著股市感嘆:‘瞧瞧這些中國股票!他(指羅傑斯)真聰明!我們很富有!’”
羅傑斯曾參與創立“量子基金”,以投資商品期貨聞名,有“商品大王”之稱,與巴菲特和索羅斯並稱為世界三大投資人,與中國的淵源深厚。
“新興市場教父”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更是給出“中國作為最重要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之一,遍地都是掘金機會,有著投資的必要性”的論斷。
作為在中國展業的外資機構,路博邁集團亞太區負責人、路博邁基金(中國)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頌的體會或許更為深刻。他説,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取得的成績最突出表現在可持續和高品質。無論是持續推進的經濟體制改革,全球化開放的進程,還是創新的宏觀經濟調控方式,都讓中國經濟在量的增長上實現了質的提升。
路博邁是一家國際老牌資産管理公司,由被稱為美國共同基金之父的Roy Neuberger在1939年與Robert Berman聯合創立,是一家獨立經營且由員工持股之私人投資管理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路博邁的資産管理規模超過4330億美元(約合2.80萬億元人民幣),管理資産類型涵蓋股票、固定收益、對衝基金及流動性另類資産、房地産。
早在2008年路博邁就進入了中國市場,2016年路博邁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貿區註冊成立,2017年在中國基金業協會註冊為私募基金管理人,2018年獲得上海金融辦支援成為QDLP業務試點機構,設立海外投資基金管理子公司。
“作為一家全球資管機構,路博邁親眼見證了中國經濟十年來的宏偉變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與日俱增,”劉頌説,截至2021年,中國的每人平均GDP已經連續三年超過1萬美元,中國的財富管理和資産管理市場也迎來更多樣化的需求,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瑞信中國區首席執行官胡知鷙也認為,近年來,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資本市場建設、應對氣候變化等多個領域推動高品質發展,由此帶來的巨大市場機遇和潛力,正吸引著全球投資者的目光。
百年投行瑞信成立於1856年,總部設在瑞士蘇伊士,是一家全球性綜合金融機構。1985年,瑞信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代表處的瑞士銀行,隨後又開設了上海分行。除了證券合資公司外,瑞信還持有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權,該資産管理合資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資産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底,瑞信擁有超過5萬名員工和1.62萬億美元的管理資産。
“今年年初至今,儘管市場、疫情、國際局勢不斷變化,我們仍然看好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在全球最大資管機構貝萊德中國區負責人湯曉東看來,作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經濟體量大,抗風險的韌性較強,産業鏈完善能夠提供足夠的供給保障。這些年中國不斷加大創新力度,積極加大對高品質和可持續發展的投資,不斷改善市場環境,為國際投資者帶來比較持續穩定的回報。
中國市場對於全球投資巨頭的獨特意義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持續高品質發展,金融等領域的開放也進入快車道,外資機構對中國市場對投入也明顯加碼。
“這十年來,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金融供給側改革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體系、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在劉頌眼中,中國資本市場的參與者也越來越全球化,外資銀行、券商、基金和保險逐一落子,更加凸顯了中國資本在全球的重要意義,“中國資本市場在創新、開放和規範化方面都具有世界級的優勢。”
近年來,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持續深入。銀行、證券、基金、期貨領域外資股比限制的逐步取消,為國際金融機構增加對華投資提供了更大的動力。股票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等資本市場開放措施,拓寬了雙向跨境投融資渠道。
“瑞銀證券一直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過程中的建設者和受益者,我們是中國首家外資入股的全牌照證券公司,也是2018年開放新政落地後獲批的首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瑞銀集團中國區總裁兼瑞銀證券董事長錢于軍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3月,瑞銀集團完成了對瑞銀證券股權的進一步增持,持股比例由51%提升到67%,標誌著瑞銀充分把握中國資本市場及金融開放進程中的商機,實現的又一里程碑。
貝萊德則是在2021年6月獲批公募基金牌照,成立國內首家外資獨資公募基金公司 ——貝萊德基金。今年5月,貝萊德基金成為首家參與QDLP試點的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我們相信中國市場的彈性、與日俱增的開放性,將持續吸引國際投資者。同時,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在於,它既有發達市場的品質,又兼具新興市場的增長潛力。這些特質是全球其他市場無法替代的,使中國在全球投資者的整體資産配置中具有獨特意義。”湯曉東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2021年在華外資銀行資本和資産均較十年前增長超過50%。中國人民銀行公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末,境外機構持有境內金融市場股票、債券、貸款及存款等金融資産規模合計近10萬億元。
另據證監會合格境外投資者名錄,截至今年9月,723家外資機構取得了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資格,較10年前增長近4倍。
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這樣的趨勢,仍在延續。
“中國仍然是未來十年,我們不可忽視的超大規模經濟體。”馬克·墨比爾斯説。
馬克·墨比爾斯認為,中國在推動經濟轉型過程中,高端製造業比重將逐步加大,而這必然帶來生産力的解放以及生産效率的極大提升,“科技創新,將成為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在我看來,中國將成為21世紀最成功的國家。”在吉姆·羅傑斯看來,未來中國將成為技術領導者,因為中國培養了很多工程師,其中一些人將成為非常偉大且成功的工程師。
劉頌認為,創新是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驅動力,也是未來發展的需要;ESG投資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經濟發展目標的主要路徑,只有通過ESG相關監管政策和機構投資者的引導,中國企業才能在ESG表現上有所提升,中國經濟才能步入高品質可持續發展之路;只有通過高水準對外開放,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國才能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胡知鷙同樣看好中國未來的發展,她説,“預計中國市場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巨大投入和發展決心將成為金融市場貢獻力量的窗口,也將成為投資者在未來幾十年間的關鍵投資方向。在實體經濟方面,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疫情衝擊之下,中國製造業再次彰顯了強大的全球競爭力。”
繼續投資中國
下一個十年的中國市場,全球投資巨頭顯然同樣不會錯過。
王雲峰提到,儘管今年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從長遠來看,中國經濟的增長動能和長期向好的趨勢並沒有改變。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不斷提升的科技創新能力、完整的産業體系、持續擴大的財富管理需求——這些增長動能,將繼續支援中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與此同時,綠色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大灣區建設、資本市場開放、製造業升級等發展戰略,也將繼續為海外企業和投資者創造業務增長的機遇。
“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推動瑞信的本土化。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實現對瑞信證券全資控股,更是通過持續在中國廣納賢才,將瑞信的全球綜合銀行業務實力及全面的金融産品、服務帶給國內外客戶。”胡知鷙説,“對於瑞信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地位不會動搖,我們將繼續投資中國、融入中國,通過優質的産品與服務,搭建中國機遇與國際資本之間的橋梁。”
“截至今年8月,貝萊德在華的兩家公司已成功發行八隻産品,覆蓋了主動股票、固收及養老策略。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持續推出更多差異化、結合國際經驗與本土實踐的産品,如通過貝萊德基金推出ETF、跨境産品等,服務於中國投資者的不同需求。”湯曉東説。
在錢于軍看來,中國是瑞銀的重要市場。“我們期待中國市場進一步走向機構化、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多元化,與市場各個主體一同參與到中國資本市場的建設中來。同時,我們會繼續積極參與到中國證券業的改革發展中,為中國證券行業的良好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