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糧食生産與消費大國,我國糧食産量連續多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今年有望再獲豐收。如何讓百姓吃得飽,更吃得好、吃得放心?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品質安全怎樣保障,才能守護好“舌尖上的安全”?
標準體系精準導航
金秋十月,稻穀飄香。吉林梅河口市曙光鎮西太平村曙光農業生産專業合作社的1200多畝水稻已經收割完畢,正在烘乾入倉。理事長姜連武告訴記者,他們合作社種植的高品質水稻全部實行標準化生産,在通過有資質的專業機構檢驗後,每斤水稻收購價格達2.3元,遠高於市場價,每斤大米價格達10元至50元。
先進的標準體系是確保糧食品質安全的第一道“防火牆”。從田間到餐桌的環節眾多,糧食面臨的自然災害、病蟲害、環境污染等風險因素較多,保障品質安全的壓力較大。還要看到,在國際貿易中,標準品質已成為重要的非關稅措施,在提升糧油産業競爭力、促進優質糧油産品進口、贏得貿易主動權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強糧食標準體系建設,既能守護“舌尖上的安全”,也有助於提升糧油産業競爭力。
糧食標準化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性工作。近年來,我國加強糧食品質標準工作,提高糧食品質安全水準,取得明顯成效。如組織修訂了《小麥》《玉米》《大豆》等強制性國家標準;推動發佈了《大米》《小麥粉》《菜籽油》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重點國家標準;強化源頭把關,初步建立了糧油品質安全快檢方法行業標準體系。目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管理的糧食標準662項,糧食全産業鏈標準體系已基本建立。“我國糧油産品品質安全檢驗方法標準與國際標準已基本一致,為保障國家糧食品質安全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標準品質中心負責人説。
確保糧食品質安全,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應有之義,須臾不可放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標準品質中心負責人表示,要堅持目標導向,完善糧食標準體系。圍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完善以綠色為導向的標準立項機制,健全安全底線標準、品質標準和管理標準,加大重點標準和傳統特色糧油産品標準的研究制定力度,持續提升標準供給水準。圍繞糧食節約行動,制定修訂口糧和食用油加工標準,合理確定加工精度等指標,積極引導發展糧油適度加工,儘快改變過度追求“精米白麵”傾向,提高糧油産品出品率、加工轉化率和副産品利用率,減少加工損耗和營養流失。圍繞糧食國際交流合作,主動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加大國際標準採用力度,積極轉化先進適用國際標準,推進國際國內糧油標準化融合發展。
檢驗監測全程把關
輕輕一掃二維碼,便可知面前這袋米的“前世今生”;找找袋子上的標簽標識,就能判斷裏面的麵粉是更適合蒸有嚼勁兒的饅頭還是烤鬆軟的麵包,這些日常生活中常見操作的背後,反映了近年來國家在推動糧油品質安全檢驗監測工作方面的有力成效。
把優質糧食從農田端到餐桌,涉及生産、收購、倉儲、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存在品質安全隱患,如真菌毒素污染、農藥污染,不良企業違法違規使用添加劑,銷售環節摻假使假、以次充好,等等。因此,需要嚴防、嚴管、嚴控糧食品質安全風險,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糧食品質安全風險的底線。
提高糧食品質檢驗監測水準,對保障糧食品質安全至關重要。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糧食品質安全檢驗監測體系,新建和改造提升糧食品質安全檢驗監測機構和糧食企業檢化驗室1500余個,在優化種植結構、維護農民利益、服務糧食收購、強化庫存監管等方面,履行質檢把關保障職能。
為了保障國家糧食品質安全,推動糧食産業高品質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夏糧收購期間,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組織相關小麥、油菜籽主産省份糧食和儲備部門開展了2022年新收穫小麥和油菜籽等夏季糧油品質安全監測工作,第一時間掌握新産小麥、油菜籽品質安全狀況,為分析糧食市場供求形勢、合理制定糧食宏觀調控政策、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等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嚴格糧食品質檢驗監測,是守牢糧食品質安全的重要保障。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標準品質中心負責人表示,要加強糧食品質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提升檢驗監測能力,強化糧食品質安全風險監測,切實發揮對加強源頭管理、把好糧食收購關、開展應急處置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轉變糧食品質管理理念和方式,樹立主動監管意識,建立日常監管、專項檢查、案件調查協同發力機制,推動“四不兩直”、“飛行檢查”、交叉檢查常態化,確保庫存糧食品質良好、食用安全,嚴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和食品生産企業。
發揮法治保障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糧食數量品質並重,糧食品質安全態勢總體向好,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要依法治理,紮緊糧食品質安全制度‘籠子’。”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標準品質中心負責人説。
要強化立法,用法治規範引領糧食品質安全,實現有法可依。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産品品質安全法》《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在保障糧食品質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快出臺糧食安全保障法,修訂《糧食品質安全監管辦法》等規章,形成配套完善的糧食品質安全法規制度體系。要壓實收儲企業主體責任、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監管責任,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品質安全治理效能。
要精準普法,增強全社會糧食品質安全意識,使維護國家糧食品質安全成為全民共識。在糧食品質安全普法中,各級領導幹部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擔負重要責任,增強各級領導幹部的糧食安全意識尤為重要,不斷增強使命擔當,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持續增強普通群眾的糧食品質安全意識,將糧食品質安全意識植根於人民群眾心中;持續增強食品全鏈條從業人員糧食品質安全意識,提高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扛牢生産、經營責任,在生産、經營過程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依照食品安全標準進行生産、檢驗,不斷提高食品品質,以適應不斷升級的消費結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要用好已有的法律法規,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守護好糧食品質安全。如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對食品品質安全問題的處罰力度,大幅提高了罰款的額度,增設“處罰到人”制度。這有助於倒逼相關企業生産經營者負起第一責任,能夠誠信守法經營,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保障糧食品質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要強化標準引領、提升品質安全檢驗監測能力、強化法治保障外,還應注重加強科研創新,推進糧食行業産學研用融合,加大糧食品質安全、營養健康、糧油加工、糧機裝備等技術研發和應用力度。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促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産。大力實施綠色倉儲提升行動,推動高標準糧倉建設,提升糧食保質保鮮儲存水準,努力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産品供給。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