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雄安新區啟動區,機械轟鳴、塔吊林立,建設場面一派熱火朝天,成千上萬名建設者幹勁高漲,確保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重大項目是穩增長的“壓艙石”,也是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源。大興機場鳳凰展翅、港珠澳大橋跨洋過海、南水北調千里奔流……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大國工程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扮演著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支撐。十年間,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完成409萬億元,年均增長9.4%。時光步入2022年,在“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有效彌補社會需求不足”“更大力度擴有效投資”的指引下,基建投資將維持較快增長,持續為經濟回升向好注入澎湃動力。
項目建設擂響“奮進鼓”
9月28日,西氣東輸四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正式開工。項目建成後,將與西氣東輸二線、三線聯合運作,屆時西氣東輸管道系統年輸送能力可達千億立方米。
“西氣東輸四線是繼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管道之後,連接中亞和中國的又一條能源戰略大通道,是推動共建新時代綠色能源絲綢之路的重大舉措,對於我國充分利用國際油氣資源、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國家管網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開工令響,戰鼓催徵。十年間,大江南北,一項項重大工程相繼問世,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注入不竭動力。
在廣東,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主纜索股完成全部架設,這座世界級工程又實現一項重大建設節點突破。
在四川,涼山交通強州重點工程西香、西寧、會祿三條高速近日集中開工,項目建設總投資達905億元。
在貴州,當地最大的水利工程——夾岩水利樞紐近日傳來捷報,全線最長隧洞水打橋隧洞順利貫通,標誌著該工程主幹渠至北幹渠全線貫通。
十年來,我國綜合交通網總里程突破600萬公里,其中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6萬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446.6萬公里,機場和航線數量分別為250個、5581條,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到12.8萬公里,萬噸級及以上泊位2659個。部署推進了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十年來,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達到6.66萬億元,是之前十年的五倍。油氣“全國一張網”初步形成,管網規模超過18萬公里,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不斷延伸的鐵路和公路、逐漸加密的城市軌道交通,創紀錄的中國大橋、水利工程……基礎設施的加快佈局,為華夏大地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也為實現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強引擎”和“硬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司長鄭劍日前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交通、能源、水利等領域的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現代能源體系加快構建,基礎設施整體水準實現跨越式提升,有力地支撐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1年全國資本形成率平均每年為43.9%,2021年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1.1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有效發揮了對經濟平穩運作的支撐作用。
“面對當前經濟發展重重壓力挑戰,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業內人士表示,在政策大力支援下,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支撐保障,需著力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以基礎設施建設“大提速”帶動高品質發展“大變化”,將激發起更多內生增長動力,從而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新基建釋放新動能
9月15日下午,伴隨最後一方混凝土的澆築到位,總投資120億元,湖南省最大的數字新基建項目——中國電信天翼雲中南數字産業園項目(一期)首棟樓——C1棟運維中心正式完成主體結構的封頂,比預計時間提前一個月。
“中國電信天翼雲中南數字産業園項目是‘國家雲’戰略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定位為國家級區域數據中心,將加速推動湖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産業發展。”中國電信湖南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基建,是支撐新業態、新産業、新服務發展的戰略性基石。
在健康碼、線上網課、智慧零售、直播帶貨、車聯網等新事物、新業態的背後,是5G、大數據、人工智慧、超級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投入應用,展現了新型基礎設施的強大支撐作用。
十年來,我國資訊傳輸業投資年均增長13.7%,“寬頻中國”戰略深入推進,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取得新進展。截至2021年底,全國5G基站個數達142.5萬個,5G網路已覆蓋全部地級市,千兆光網覆蓋3億戶家庭,全國51.2萬個行政村全面實現“村村通寬頻”。
新基建,也成為拉動投資和經濟穩增長的重要發力點。
梳理各地投資項目清單,不難發現5G、工業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已成為高頻詞、關鍵詞。
近日,中國移動(中衛)數據中心二期項目開工建設,項目投資超過4.6億元,建成後伺服器託管能力將達到8萬台。“整個項目將於明年年底完成交付使用,將為中衛數字經濟産業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中國移動(中衛)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郜平説。
作為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的重要一環,今年“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為數字經濟發展開拓了新空間。
數據顯示,目前“5G+工業網際網路”全國建設項目二季度新增700個,累計已超過3100個。今年以來,全國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中,新開工項目25個,帶動各方面投資超過1900億元,“十四五”期間,預計大數據中心投資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累計帶動各方面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
“‘十四五’規劃已經開始實施,5G、千兆光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建設要儘快啟動開工。”工業和資訊化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近日表示。
有關研究機構估算,新基建投資將持續擴大,投資增速達兩位數,在基建投資中的佔比將逐步提高到15%至20%,到2025年累計帶動投資規模有望達20萬億元。新基建正在成為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拉動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擴投資惠民生增量空間足
7月,上海市黃浦區建國東路68街坊及67街坊(東塊)徵收基地裏一片沸騰,第二輪簽約徵詢的首日簽約率達到97.92%,老居民終於圓了“新居夢”。
“舊改是黃浦區最大的民生,再難也要想辦法。”上海市黃浦區相關負責人説。
作為擴內需“主力軍”,我國基礎設施在許多領域仍有待進一步發力,如棚改舊改建設、城市精細管理方面與百姓民生息息相關的重點領域,這也意味著有效投資空間足、潛力大。
“下一步,要加強社會民生領域補短板建設。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和排水設施建設,著力加強社會領域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楊蔭凱近期表示。
當下的短板,也指明瞭投資接續加力的“舞臺”。
從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全國累計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6.3萬個,惠及居民超過2800萬戶;全國棚戶區改造累計開工4300多萬套。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約21.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從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看,十年來,累計完成投資14.8萬億元,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萬套,1.4億多群眾喜圓安居夢。“‘十四五’期間,40個重點城市將建設籌集650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可解決近2000萬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姜萬榮稱。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近日表示,從增量看,我國還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時期,城鎮每年新增上千萬人口,相應地對城市的住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就會帶來大量的需求。從存量來看,城市已經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基礎設施補短板,更新改造等方面的任務量也很大。把城市建設的增量和存量加在一起,如果再加上鄉村建設,應當説是一個相當大的規模。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穩投資、擴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也是促升級、優結構、提高發展品質的重要環節。隨著穩經濟所有政策持續顯效和接續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從中央到地方、從傳統基建到新基建,從項目到資金,一系列穩投資舉措將形成合力,有力推動擴大精準有效投資,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積蓄強大動能。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