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丹桂飄香的季節。
東海之濱,黃浦江畔,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約而至。四海賓朋同赴東方之約,共襄合作盛舉。
5年進博時光,繪就了一幅中國與世界各國互學互鑒、互利互惠、共同進步的激蕩畫卷。中國用堅定決心和切實行動向世界宣告:中國將堅定推動更高水準開放!堅定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堅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
我們記憶猶新,2017年初夏,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佈,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翌年仲春,海南博鰲,習近平主席再次向世界鄭重推介進博會:“這不是一般性的會展,而是我們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動。歡迎各國朋友來華參加。”
國際社會充滿期待:這個由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提出、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級展會,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怎樣的活力?
數月之後,答案揭曉。一場在人類歷史上留下光輝印記的東方之約,點亮了世界。
來自16個國家的元首首腦,11個國家的王室代表、副元首首腦及13個國際組織的負責人齊聚上海,部級以上外方嘉賓超過400位。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展覽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額達578.3億美元。
回首首屆進博會,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頗為感慨:“沒想到這個展會的規格如此之高,中國政府的支援力度如此之大,也沒想到全世界的參與力度如此之大。進博會展現的平臺效應,是其他任何展會都無法比擬的,絕對是一個創舉。”
此後,無論世界風雲如何變幻,進博會總是如約而至。5年來,進博會越辦越好,溢出效應持續放大,不僅成為了全球新品首發地、前沿技術首選地、創新服務首推地,而且成為推動國際經貿合作的加速器。
眾多跨國企業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積極加入進博大家庭,從新朋友變成老朋友,從“頭回客”變成“回頭客”。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直言:“進博會已經成為施耐德電氣最重要的‘中國之約’。在這裡,施耐德電氣不斷帶來新理念、新産品、新服務、新應用,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尋合作、謀發展。”
第五屆進博會,共有14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既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包括一些最不發達國家。66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亮相國家綜合展,127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參加企業商業展,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共有284家,回頭率近90%。
越來越多的進博故事正被書寫,中國市場是“世界的市場、共用的市場、大家的市場”已成國際共識。
(二)
10月1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吸引了全球目光。
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
二十大報告裏高頻出現的“開放”二字,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暖意。
美國《全球策略資訊》雜誌社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認為,中國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將為世界提供更多發展機遇,使世界各國人民受益。
百年變局不斷演進,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經濟飽受通脹、疫情、地緣衝突等因素衝擊,風險不斷積聚。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下,關於中國要在對外開放上大幅收縮的雜音不時響起,其中,不甚了解的誤解者有之,別有用心的抹黑者也有之。
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並積極加以推進、簽署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先後設立了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取消金融業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中國用堅定的行動給出了最有力的回應:中國決不會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作為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後我國舉辦的首場重大國際展會,第五屆進博會也將在中國開放的歷史長鏡頭中,彰顯出非凡的意義。
“進博會為疫情之下世界經濟復蘇帶來了希望和活力,也彰顯出中國經濟追求高品質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推動著中國擴大對外開放,也推動著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説。
在這樣一個特殊年份,舉辦一屆高水準的進博會,不僅讓世界感受到中國共産黨“為世界謀大同”的天下情懷,讓世界看清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越開放越自信、越自信越向前的時代風貌,而且讓世界理解了“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的發展邏輯。
(三)
展會,集聚著人類文明成果,也刻畫出一個國家興盛繁榮的起伏軌跡。
1851年,執世界工業牛耳的英國,成功舉辦了第一屆萬國工業博覽會,彰顯了英國世界工廠的主導地位,成為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經濟繁盛於世的標誌。
193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吹響了科技的號角。福特汽車裝配線的精彩呈現,使人們相信,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近在咫尺。其帶來的信心與希望,驅散了大蕭條的陰霾。
歷史的車輪行駛到今天,進博會以開創歷史的方式,詮釋著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之所以能年年辦,越辦越好,蓋因其背靠的是中國14億多人孕育的龐大市場。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國內生産總值佔全球經濟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2021年的18%以上,2013年到2021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38.6%,超過G7國家貢獻率的總和。
中國書寫的發展奇跡,成為“進博磁力”的最大保障。
今日中國之大,不僅在於經濟體量,更在於胸懷天下、立己達人的大國擔當。
中國始終把自身發展置於人類發展的坐標係中,通過進博會等開放舉措,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讓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推動世界經濟走向美好明天。
今年前9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突破1萬億元。6月份,華晨寶馬瀋陽裏達工廠大規模升級項目正式開業;9月份,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首套裝置正式投産……面對重重挑戰,外商用真金白銀給中國投下信任票。
世界經濟要走出陰霾,還需各國凝聚發展共識:共同把全球市場蛋糕做大,把全球共用機制做實,把全球合作方式做活,讓經濟全球化動力越來越大、阻力越來越小。
世界絕不會退回到相互封閉、彼此分割的狀態,開放合作仍是歷史潮流。中國以身作則,積極引領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握住了通向明天的鑰匙。
疫情未散,第五屆進博會參展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數量均超過上屆。國際社會用行動清晰地表達了這樣的共識:經濟全球化是人心所向,其潮流不可阻擋,中國則是推動時代潮流滾滾向前的中堅力量。
(四)
一組數據,可見今日中國與世界的高頻互動:每分鐘,近1.5噸櫻桃從智利出口到中國,8位中國消費者成為德國汽車的車主;每一天,約500萬個包裹從全國各地發往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十萬個包裹從全球寄到中國;每一年,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超4萬戶,實際使用外資超1萬億元。
流動的商品,流動的資金,流動的資訊,流動的人,交織成奔涌向前的時代大潮,成為造就中國經濟奇跡的重要力量。
世界從未像今天這麼“小”,各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小到糖果,大到飛機,都是生産社會化和國際分工協作的産物;密集的人才交流和國際合作,推動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疫情、環境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戰,更是對國際社會加強團結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開放中進步,在合作中發展,已成為人類社會前進的內在邏輯和內生需求。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回望來路,中國經濟在融入世界中實現騰飛,詮釋了“開放則興、封閉則衰”的歷史規律。開放讓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看到了差距和差異,在差距中學習與追趕,在差異中比較和借鑒。展望未來,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也必將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
今日之中國,既放眼“中國之世界”,也著眼“世界之中國”。
東帝汶的咖啡、瑞士的巧克力、紐西蘭的牛奶……越來越多的國外優質商品通過進博會進入中國市場,讓消費者和企業不出國門就能“買全球”,充分享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紅利,也為中國消費市場提質升級創造了更大空間。
一場場簽約、一次次合作,進博場館裏的熙熙攘攘,更加激活了中國企業的創新精神,增加了中國企業的發展機遇,拓展了外國企業發展的平臺。國內外企業“手拉手”,共同把市場蛋糕做大,為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帶來了澎湃動力。
大江入海,奔向世界,合作共贏大潮浩蕩向前。一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中國,將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新時代的中國,將與世界共用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