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全球氣候、環境、資源挑戰愈發凸顯,履行更多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新形勢下對企業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外界評估企業價值的重要考量。
而ESG正是這樣一套度量企業價值的尺規,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逐步成為全球投資界的共識。不過,從當前國際趨勢和企業實踐情況來看,目前ESG仍然存在信批工作不規範、評估標準不一、評估體系不完善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3月29日上午,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企業的ESG成果測定”分論壇上,政府機構、企業、研究機構、鑒定機構等各方代表,就如何測量和管理ESG成果等議題進行探討。
企業ESG信披力度不斷加大
規範、專業的ESG資訊披露是企業踐行ESG理念的基礎,也是投資機構、資本市場評估企業ESG成績的重要橋梁。
“2022年是全球資本市場出臺ESG監管和信批要求、規則非常集中的一年,呈現出各國要求趨於一致的特點。”德勤中國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研究院院長謝安介紹。
從國內來看,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推動ESG資訊披露的基礎性工作,尚未形成統一標準。據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學東介紹,對於國內上市公司的ESG資訊披露,證監會和三大交易所以提倡為主,其中中央企業發揮了模範作用。
“此前發佈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品質工作方案》對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的ESG資訊披露作了原則性要求。目前披露率大概是60%,438家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將於今年進行資訊披露的全覆蓋,國資委研究中心正在做披露指引的研究。”衣學東説。
值得關注的是,ESG資訊披露正在從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擴展至A股更多上市公司。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此前發佈的《中國上市公司ESG發展報告(2022)》顯示,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ESG資訊披露情況持續改善。
截至2022年上半年,上市超過半年的滬深A股上市公司共有4566家,有1431家公司發佈了2021年ESG相關報告,佔比31.34%。上市公司發佈的2021年ESG相關報告數量與發佈比例在增量和增速上均為過去5年最高值。
ESG發展需契合中國實際
儘管目前企業都在積極推動ESG,但其在實踐ESG、進行ESG資訊披露方面仍然存在諸多困難。
據悉,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是央企中唯一一家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企業,多年來按照國資委的要求一直致力於節能、低碳、減排的可持續發展。
“ESG會不斷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進步,選擇更多綠色低碳的原材料,同時通過工藝的不斷改進減少碳排放。”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家強表示。
中國社科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彭華崗表示,ESG以資本為動力,以治理為核心,是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工具。ESG發展需要與國際接軌,更需要契合地域行業的特點,在強調國際接軌的同時必須契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
為推進企業落實ESG,SK社會價值研究院院長羅碩權表示,需要通過法律法規將ESG規範化。“為此,首先要了解企業應該披露哪些ESG資訊;其次,相關資訊披露需要符合法律規定和要求;最後,還要考察公司實際披露ESG資訊的能力。”
波士頓諮詢公司全球名譽主席漢斯-保羅·博克納認為,企業在落實ESG標準時需要有更為明確、具體的基準線。“比如在碳排放、多樣性等方面有什麼要求,在社會治理方面需要作出怎樣的貢獻。企業落實ESG措施,需要先明確目標,再明確實現這些目標所採取的具體步驟,從而實現這些標準。”
此外,在建立企業ESG價值評估體系的過程中,基礎資訊和數據的可靠性也至關重要。“為了提高評估體系的可靠性,對於數據源本身的可驗證性和處理數據資訊的過程,相應的內部控制,相應的文件和證據準備也非常關鍵。”謝安説。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