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網購被騙8萬多 資訊洩露誰之責?
- 發佈時間:2014-12-11 14:4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曹慧敏
【導讀】消費者在京東商城購買“哥弟”品牌毛衣,下單後不久接到自稱店主的電話,説訂單出現問題,需要退款後重新下單。消費者按對方提示操作,結果銀行卡被盜刷86000多元。《天天315》本期聚焦:一件毛衣引發的網路詐騙案。
據經濟之聲報道,在淘寶網購物下完訂單後,有騙子冒充店主打電話説,訂單出現問題,需要退款取消後,重新下單才能完成交易。由於騙子提供的所有訂單資訊和消費者賬號資訊都正確,所以消費者放鬆了警惕,而騙子則精心設計了和支付寶退款頁面一模一樣的釣魚網站,刷走消費者銀行卡中所有餘額。
現在,這種詐騙騙術依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並且從淘寶發展到了其他電商。深圳的劉女士在京東商城網購已經有好幾年了,幾天前,她在京東商城的哥弟時尚旗艦店買了一件毛衣。下完訂單後沒多久,就接到了一個自稱是哥弟客服人員的人打來的電話,告訴她訂單出現了問題,並且讓她加一個QQ,通過QQ給她發了一個網頁連結,這個連結打開後和京東商城的退款頁面一模一樣。劉女士按照騙子的提示輸入自己的銀行賬戶資訊,又稀裏糊塗被騙了交易驗證碼,一步一步走進了騙子的全套。
劉女士回憶,當時她正在上班,特別忙,所以沒有仔細看騙子發給她的退款頁面。現在想想,她輸入的所有資訊,騙子在後臺可以直接看到。當時,騙子提示她輸入了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網頁上還有一欄讓輸入驗證碼,而且驗證碼總是超時,要輸入多次。但實際上,每次的驗證碼都是有效的,騙子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盜刷了劉女士的銀行卡,結果有兩張銀行卡共被盜刷8萬6000元。
劉女士認為,自己已經有了好幾年網購經驗,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事情。這次被騙,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騙子得知她所有的訂單資訊,而且完全準確,讓她一下子放鬆了警惕。她認為,京東商城對此應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事情發生後,劉女士在第一時間向京東商城投訴,但事情過去兩天,她沒有接到京東商城的任何回應,直到記者再次聯繫京東商城客服才得知,她的投訴根本沒有被記錄。記者向京東客服描述完整個事件後,得到的回答是,京東不可能洩露客戶資訊,只能消費者自己報案,京東配合調查。
與京東合作的哥弟旗艦店屬於第三方合作商家,問題是不是出在這裡?記者聯繫了京東商城哥弟旗艦店的客服,客服説最近幾天已經接到2位消費者的類似投訴,加上劉女士已經有3人,之前也聽説過淘寶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看來騙子已經轉戰到了京東。哥弟旗艦店已經告訴京東商城要升級系統,但京東還沒有回應。哥弟稱,自己不可能主動洩露客戶資訊。
在此前曝出淘寶訂單資訊被不法分子竊取後,不少淘寶店主因此也特別頭疼。有的店主在網上發帖這樣寫道:近期連續收到顧客反饋收到如下內容的短信 “因為淘寶升級,你與2013年8月23日拍下的訂單被凍結,請與*****聯繫,聯繫退款,或者重拍”。
這名店主説,他現在想知道到,騙子對訂單日期、購買的東西、價格都清楚,消費者通過店舖留下的訂單資訊,到底是怎麼洩露的?他給出了逐步排除原因分析。
1.先想到是店舖的賬號被盜,但是通過查殺木馬病毒,都正常,旺旺改密碼也無用。因此排除。
2.其次可能是顧客的旺旺被盜,但是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近期頻繁發生,不可能來店裏購物的顧客旺旺就被盜,這個概率太低了。
3.快遞洩露購物資訊,但是有的顧客訂單還沒有列印出來,就收到詐騙短信了,另外騙子也不可能通過快遞單知道購物內容,因此排除。
4.有人説是第三方列印軟體或者是短信平臺洩露了資訊,但是最近物流短信平臺都關閉了,就剩下淘打多列印訂單軟體了,難道是淘打多的問題?
除了電商方面,劉女士在事情發生後也緊急聯繫過銀行。她用於網購的一張銀行卡金額只有5000元,騙子盜刷之後並沒有滿足,騙她提供另外一張銀行卡,好把剛剛“誤刷”的5000元還給她,於是她提供了金額較多的一張招商銀行的銀行卡,這張卡被盜刷8萬多元。但銀行的處理方式讓劉女士挽回損失的希望更加渺茫。記者致電招商銀行,客服人員説,如果匯款方式是實時的,只能找匯入銀行進行攔截。驗證碼已經是銀行為儲戶做的一道屏障,只能儲戶自行分辨風險。
劉女士之後也到公安機關報案,在錄筆錄的過程中,又有兩人到派出所報案,和她的情況基本一樣。辦案人員明確告訴她,這樣的案件偵破難度較大,想要追回損失可能性不大。在經過了一次被騙和一輪投訴之後,回天無力的劉女士心力交瘁。
經濟之聲:消費者資訊洩露,電商説只能配合公安機關調查,這是否合理?電商應該承擔什麼責任?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彬、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綦曉芳兩位律師一起來討論。
張彬:不管從哪個層面講,京東都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京東出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在你這個網路平臺環境下被詐騙了,那麼理應負相應的責任,但是關鍵京東可能也覺得有點冤枉,我是在我這買東西沒錯,但是人家騙子弄了一個假網站,跟我一模一樣把你騙過去了,這你怨誰呢?這裡面要厘清楚,在購物環節是誰的責任,消費者的資訊怎麼流出去的,京東得證明這個資料不是你流出去的。以前包括一些大型的國企都有員工買賣資料,何況一個純市場的行為的商業企業,所以這裡面是不是京東的責任,是不是從京東源頭泄漏出去的客戶資訊,京東應該給消費者一個交待,最起碼在這件事情上,應該自證清白。
綦曉芳:京東沒有盡到義務,導致用戶的資訊被泄漏,從而導致賬戶被盜刷或者被騙,京東應該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而且新消法也規定了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的時候,享有個人資訊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同時也規定了經營者對消費者個人的資訊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漏。就目前情況來看,沒有看到京東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經濟之聲:公安機關在偵破類似案件的難度究竟有多大?為什麼屢禁不止?電商有沒有什麼辦法和公安機關共同堵住類似詐騙的漏洞?
張彬:從理論上講既很大很大,也很小很小,網路資訊非常複雜,如果需要公安機關每一條資訊都要監控是不可能的。從源頭加大打擊力度,發現一起案件,處理一起案件,這恐怕才是眼前可能解決的。很小很小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們的集全國之警力,就破今天這個案子,那肯定是能破了,但是這樣的話,它相應的成本的投入,相應的警力的投入明顯不太可行,所以我覺得更多是公安機關的責任必須要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