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國最富500人出爐 超九成靠上市公司淘金

  • 發佈時間:2016-05-04 07:35: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有這麼一群人,在他們陡峭的財富增長曲線背後,是嗅覺靈敏、擁有資源優勢、通過精準把握寬鬆貨幣之下的資産荒和A股的高估值,不斷地收割新興産業而創造出許許多多的財富神話。更有部分人通過高位減持“收割”韭菜,完成財富套現。他們是誰?這些眼花繚亂的財技你看懂了嗎?

  2016年“新財富500富人榜”新鮮出爐了!數據顯示,首富再度輪換,王健林第三度登頂。阿里巴巴的馬雲和騰訊的馬化騰則分列二、三位。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的一年中,中國最富有的500個人的上榜門檻已從此前的40億元躍升到65億元;500位富人擁有的財富總額達到了80191.5 億元,他們的每人平均財富達到160.4億元,同比增長41.8%,遠高於上一年25.7%的增速;百億富豪達到302位,同比增長87.6%。這意味著,這 500位富人不僅跑贏了經濟基本面,跑贏了自家企業的收入和利潤增長、跑贏了大多中小股東、跑贏了股市大盤、跑贏了全球富豪。重要的是,他們還在加!速! 跑!

  118位新富中

  105人旗下有A股上市公司

  2015年上榜的500富人中,有392人在今年財富繼續增長,其中128人(約33%)旗下有公司在創業板或中小板上市。

  而今年上榜的118位新富中,旗下有上市公司達105位。其中有67位旗下公司在創業板或中小板上市,中小創繼續成為名副其實的創富根據地。 同時,A股估值泡沫仍然未減。據深交所統計,今年3月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仍有79.8倍。今年新上榜的周亞輝,財富高達250億元,他旗下的上市公司崑崙萬維,在計算時點的動態市盈率超過百倍;今年財富達113億元的蔡小如家族,他旗下上市公司達華智慧的動態市盈率超過155倍。這還僅是大跌之後、2015年底的數據。

  富豪們的增量財富

  究竟從何而來?

  假如忽略貨幣增發,財富分配只是一場零和遊戲,那麼,在經濟不景、實業低迷的宏觀環境之下,富人們究竟有著怎樣驚人的財技,能實現財富超過40%的增長?他們的增量財富,又究竟從何而來?

  財富放大器之一:IPO+一級市場融資

  富人財富增長的關鍵詞,是資産證券化。其第一途徑,是IPO。 長久以來,IPO一直是成就巨富的重要途徑,上市也是富人不懈的追求,今年依然如此。儘管由於市場動蕩,2015年A股IPO一度暫停,但當年仍完成了 219起IPO,累計融資1588億元,較2014年分別急升76%和102%,IPO公司數量領跑全球,融資額僅次於香港、位居第二。崑崙萬維的周亞輝等17位財富新貴,便由於旗下公司2015年在A股上市、財富得以大幅提升而上榜,並且,其中11位的財富都突破了100億元。

  一些早前已經上榜的富人,也由於旗下公司2015年上市而身家倍增。例如,王均金家族因旗下吉祥航空、柯尊洪因旗下康弘藥業在A股上市,財富增長分別達到483.3%、344.4%;保利協鑫的朱共山因旗下民用光伏産品板塊借殼*ST超日,財富由去年的69億元大增408.7%至350億元;許世輝家族更因達利食品登陸港交所,一躍成為福建首富。

  甚至連今年首富王健林的財富構成中,也有約50%的身價來自於新上市的萬達院線貢獻。2015年1月IPO的萬達院線,一年時間股價就暴漲了10倍,彌補了房地産市場下跌對王健林財富的衝擊。

  2015年的A股市場經歷了驚心動魄的暴漲暴跌,引得一大批投資者心痛割肉,也使得在二級市場搏殺的投資界富人財富大幅縮水,最典型的包括混沌投資的 葛衛東、敦和資産的葉慶均,今年均以60%的財富縮水率出現在財富跌幅榜的前列。 然而,儘管經歷了近一年的下跌,綜觀全年,A股行情依然在全球領先,上證綜指、深圳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全年漲幅分別達到9.4%、53.7%和84.4%,創業板指數的漲幅更是笑傲全球。恰由於民營企業多在中小創上市,因此,其控制人的財富也水漲船高。

  財富放大器之二:定增+並購重組

  在資産未上市的富人利用當前估值高漲的國內一二級資本市場大舉融資、完成財富躍進之外,大量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們,則通過“定增+並購重組”這一資本市場目前流行的玩法,實現體外資産的證券化,讓自己的腰包繼續膨脹。

  在今天排隊上市的公司成“堰塞湖”的背景下,2014年以來,A股增發並購的案例數及金額均出現井噴。

  根據數據,2015年上市公司通過定增和配股募集資金合計1.24萬億元,比2014年再增79.7%,遠超IPO的1588億元,創出新高。上市公 司並購重組在2015年亦十分活躍。根據統計,當年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交易2669單,交易總金額約為2.2萬億元、同比增長52%。

  在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無論其股東目的在於謀求業務轉型,還是賣殼退出,從結果看,這一模式都能夠使更多新興資産通過被收 購的方式進入A股市場,相當於變相IPO。相對漫長的IPO而言,其程式更加簡潔,耗用時間更短。而且,無論資産被收購或借殼上市的一方,還是收購或退出 套現的一方,都能夠實現有效的財富增值。

  今年財富增速居前的前50人中,就有相當部分是通過這一“財技”獲得財富高速增長的。 例如,今年財富增速最快的徐傳化、徐冠巨父子,便是通過這一模式將物流資産置入上市公司傳化股份體內,從而實現了財富的爆炸式增長;三七互娛的 吳緒順家族原本從事汽車零部件生産,旗下上市公司股價也萎靡不振,但通過“定增+並購重組”模式置入遊戲資産後,不僅吳緒順家族財富暴漲,由重組之前的不 到10億元迅速增長到今年的110億元,而且原持有遊戲資産的李衛偉、曾開天,也借道吳緒順家族的上市平臺實現了資産證券化,進入今年的富人榜,他們的財 富分別為82億、75億元。

  通過並購分享財富盛宴的富人,不止于一個方向。三胞集團的袁亞非旗下南京新百在並購了英國百年老店—弗雷澤百貨商店集團後,又發起對金衛醫療BVI所持有的美股上市公司中國臍帶血庫企業集團全部股權的收購;卓爾投資的閻志旗下卓爾發展斥資4.97億元購買蘭亭集勢4250萬股計30%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東方財富的其實家族通過收購同信證券等券商打通金融産業鏈等。

  高位減持收割韭菜

  去年大小非減持額高達4566億

  過去一年,高估值刺激了大小非們的減持衝動。據統計,以“變動截止日期”作為統一口徑,1175家上市公司大小非在2015年合計減持金額高達 4566億元,相比2014年同期的2100億元增加了一倍多,同時創下A股史上的新高。創業板大小非的減持比例遠遠超過了主機板企業,2015年7月發佈 的減持新規之前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7月22日至2015年6月8日,在股東宣佈減持的1447家公司中,364家為主機板公司,307家為創業板公 司,776家為中小板公司。儘管從創業板和主機板公司的減持數量來看可謂“不相伯仲”,但是從減持比例來説,創業板公司的減持比例遠遠超過主機板公司。

  在1049家主機板公司中,減持公司比例為34.7%,而在464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減持比例則高達66.16%。

  2015年,創業板中大股東減持套現金額最大的是萬邦達董事長王飄揚家族,就在萬邦達股價達到51.96元/股高位之後,王飄揚的外甥胡安君和妹妹王婷婷陸續減持9266萬股和6177萬股,二人合計通過二級市場以及大宗交易的方式套現超過62億元。

  “四成上市公司利潤買不起深圳一套房,而大股東減持1%可以買十套”的感慨,正是市場配置功能扭曲的結果。

  財富是對於眼光、耐心與創造的獎賞,但是,假如財富的天平一直向資本運作傾斜,長遠而言,難免導致産業空心化、經濟增長後勁乏力等隱憂。

  相比國企,民營企業固然更具活力,其成長也有利於打破經濟固化、優化市場資源配置;然而,擁有先發優勢的群體收割過多機遇,同樣也會導致經濟固化、財 富集中,從而衍生種种經濟與社會問題。即使在海外,為了保證市場活力,民企的壟斷也受到限制。如何在保持市場機制的前提之下,為大眾提供均衡的財富機遇, 同樣值得為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勞心者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