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多名官員駁斥機構調降評級 財政部長強調不必care

  • 發佈時間:2016-04-02 07:19:16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蕾 趙毅波  責任編輯:張少雷

3月31日,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就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一個月內穆迪、標普相繼將中國評級展望降為“負面”,財政部稱其高估了我國經濟面臨的困難

  1個月內穆迪、標普兩大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中國評級展望。3月31日,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表示,評級公司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實體經濟債務、國有企業改革、金融市場風險等方面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

  惠譽對中國維持評級展望穩定

  3月31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在公開聲明中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確認中國評級為AA-。標普預計,未來三年中國經濟年增長率將維持在6%,然而政府和企業財務杠桿會惡化。負面展望反映他們認為中國政府信用度面臨的經濟和金融風險逐步上升,這可能導致今年或明年中國評級下調。

  中國財政部對此迅速作出反應,財政部4月1日發佈副部長史耀斌答記者問一文。史耀斌表示,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穆迪、標普將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我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低估了我國推進改革、應對風險的能力。評級公司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和結構性改革取得的進展,評級公司還需要深入了解,全面評估。

  事實上,這是1個月內第二家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中國評級展望。今年3月2日,穆迪宣佈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Aa3水準不變,但是將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

  標普、穆迪、惠譽為全球三大評級機構,目前,僅惠譽沒有下調中國評級展望。據媒體昨日報道,目前惠譽對中國主權評級仍為A+,評級展望穩定。惠譽認為,儘管目前中國經濟仍存在許多系統性風險與脆弱性,但中國的主權資産負債表仍然堅挺,這一評級結果考量了正負兩方面因素。

  多名官員曾駁斥機構調降評級

  對於評級機構下調中國評級展望,此前國內媒體及多名官員均予以駁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3月20日公開表示,對評級展望下調“不care”。

  在3月2日穆迪下調評級展望後,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媒體接連發表文章反駁,稱穆迪的這個決定是缺乏事實基礎支撐的,與保持穩健的中國財政嚴重不符。評級中國信用應多看發展,對中國負面展望“看走了眼”。

  多名國內官員亦就穆迪下調評級展望發聲。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3月4日稱,穆迪的這種做法是非常沒有遠見的,將來實踐會證明它是錯誤的。國際評級機構的信譽已經大打折扣,評級機構應當通過專業性和客觀性來恢復自身信譽和影響力。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也表示,不能用傳統的、以往的視角看中國經濟,應該用新常態這個視角來看待中國經濟。3月12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亦對此發表看法,稱這是對銀行業的誤判。

  對於財政部有沒有打算跟三大評級公司“做做工作”,讓他們有比較正面的看法的提問,樓繼偉在3月20日回應稱:“不必一個一個去拜他們的碼頭”。

  - 熱點問答

  不會明顯影響我國經濟市場運作

  記者:評級公司下調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對我國經濟和金融市場運作會産生什麼影響?

  史耀斌:市場信心和預期對現代經濟金融穩定運作具有重要作用。主權信用評級是影響市場信心和預期的因素之一。但是,一國的經濟基本面才是決定經濟和金融市場運作走勢的根本因素。評級公司將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只是對一些風險表示關注和提示,對我國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運作不會産生明顯影響。

  目前,我國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並沒有改變。經濟運作中的潛在風險總體可控,為增長創造了良好條件。比如,地方政府和實體經濟企業債務仍處於合理水準,人民幣匯率也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金融市場運作平穩。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記者:金融領域一直受到國際評級公司高度關注,財政部門在金融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史耀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完善的金融體系能夠以市場化的方式,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但是,金融領域的風險也會對經濟産生明顯的負外部性,尤其是系統性金融風險波及面廣,隱蔽性、脆弱性、傳染性強,具有準公共性的特徵。

  財政部主動採取或配合有關部門實施了多項措施,共同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包括深化國有金融機構改革;支援普惠金融發展;建設金融風險防範機制,支援設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等。在當前的形勢下,財政部門將繼續支援金融體制改革;同時持續關注和防範金融信貸風險和企業債務風險。新京報記者 李蕾

  - 宏觀數據

  時隔八個月PMI重回“榮枯線”上

  國家統計局4月1日公佈數據稱,3月份製造業PMI為50.2%,比2月回升1.2個百分點,自去年8月以來首次回到“榮枯線”以上。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春節過後企業集中開工,以及近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製造業生産和市場有所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進出口市場需求有所回升,重回擴張狀態。3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2%,比2月上升2.8個百分點,是2014年10月以來首次升至臨界點以上。進口指數為50.1%,比2月提高4.3個百分點,是2013年12月以來的最高點。

  分析認為,經濟改革政策逐漸生效是製造業PMI回升的主要因素。

  招商宏觀分析師張一平認為,3月PMI環比漲幅明顯高於2013年以來的同期水準,表明不僅是節後集中開工等季節性因素所致,而且是總需求管理配合供給側改革實施增強了經濟回穩動力。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日前召開2016年第一季度例會透露,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